雨水节气,气虚体质(短气族)、阳虚体质(怕冷族)尤需注意
导读:雨水节气,肝气旺盛,容易伤到脾胃。而气虚体质的人,本身脾胃之气就较弱,所以在总纲的从基础上,还需要更加注意顾护脾胃之气。可以选择点按足太阴脾经循行于小腿内侧的那一段——三阴交至阴陵泉的方法,补脾经。
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
雨水之后,气温回升较快,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故而此时的气候仍旧是乍暖还寒,变化无端。
在雨水节气,以下体质的人还需注意:
气虚体质(短气族)
雨水节气,肝气旺盛,容易伤到脾胃。而气虚体质的人,本身脾胃之气就较弱,所以在总纲的从基础上,还需要更加注意顾护脾胃之气。可以选择点按足太阴脾经循行于小腿内侧的那一段——三阴交至阴陵泉的方法,补脾经。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腧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自三阴交起,沿胫骨后缘向上依次点按,直至近膝关节的阴陵泉穴止,反复点按10次后换另外一条腿,继续点按。有月经不调、盆腔炎症等妇科疾病时,点按时多出现明显酸痛或刺痛感,遇此位置要停留片刻,改点按为先点后揉,即用力点下10-15秒后,稍放松力量揉1分钟,然后再继续沿经脉向上点按。每日左右交替点按治疗,没有次数的限制。
阳虚体质(怕冷族)
在雨水节气之后,降雨有所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湿邪较重,易侵袭机体。
阳虚体质的人,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水湿聚集,遇上寒冷、潮湿的日子,还容易感受外湿,内外和邪,容易引发痰饮、肿胀、泄泻等病症。
所以到了雨水节气,还需要继续坚持立春养生的方法,助阳气生发,但需要针对性加大对脾阳的补养,可以参照气虚体质的人,补脾经,若方便的话,用艾灸的方法代替点按,效果更佳。
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毛孔打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尤其是素有关节痛的人,很容易因寒湿之邪外侵而引发疾病。
此节气诱发的关节疼痛,多由风、寒、湿三邪所致的:
以上三种病邪,尤其是寒、湿,导致的关节疼痛,用灸法可以有效的缓解疼痛。除了阿是穴(哪里痛,灸哪里),还可以局部选穴:
若是膝关节疼痛,可以艾灸内、外膝眼穴,鹤顶穴;
内、外膝眼分别在膝盖骨下;犊鼻穴(膝盖下正中)的外旁和内旁陷中;鹤顶穴在在膝盖骨尖上。
肘关节疼痛,可以选择肘髎、手五里、上廉等穴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肘髎,在肘关节外侧前缘可以摸到一个突起的小骨头,即肱骨外上髁,在这个小骨头的上缘;手五里在肘横纹上3寸,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上,用自己的手掌,四肢并拢即3寸;上廉,也是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在肘横纹下2寸。
肩关节疼痛,可选择肩髃、肩髎、肩贞等;
肩髃穴,属手阳明经腧穴,位于肩峰端下缘,当尖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为肩髃;后下方的穴位为肩髎;肩贞穴则在第七颈椎(低头,颈部最突起的骨头一般就是第七颈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
再根据症状选择相应的配穴(见上表)。处理灸法,拔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