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排不干净,腹痛 下痢脓血与腹哀穴
导读:痢疾,是中医病证名,以痢下赤白脓血,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具有密切关系,多为湿热,疫毒,寒湿等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等。
你是否急切的想要去排便,可是却排出不畅,肛门下坠,且便后仍然有大便未排净的感觉
你是否见过排出大便中夹杂着血液,且有白色的粘液
『 如果以上的症状你都有,那么你可能得了痢疾 』
痢疾,是中医病证名,以痢下赤白脓血,腹部疼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具有密切关系,多为湿热,疫毒,寒湿等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等。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经常被人们忽视的但是对于痢疾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的穴位——腹哀 腹哀穴,为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在上腹部,肚脐上3寸(建里穴)前正中线旁开4寸。
历代文献对于腹哀穴的主治作用如下
《皇帝明堂经》记载:主便脓血,寒中食不化,腹痛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主寒中食不化,大便脓血,腹中痛
《循经考穴篇》记载:主便结或下脓血
程凯教授告诉我们饮食不消化,腹部疼痛,大便脓血不是单一独立的症状,而是这些症状组成的一组症候群。 其中,“寒中”,中为第四音调,可以理解为“中寒”中了寒邪,为这组症候群出现的病因,病机。如若寒邪入侵,寒为阴邪,阴寒凝滞,最易伤阳气,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气滞中焦,轻则腹部痞闷,重则腹部胀痛,所以出现腹部疼痛;脾失健运,水谷不化,就容易出现饮食不消化或是不想吃东西。所以出现食不消化的症状。此外,从解剖角度看 ,感受寒邪,寒邪凝滞,腹部肌肉痉挛收缩,则腹部疼痛,肠道蠕动减慢则饮食不消化,便秘。寒邪内困,久而久之,伤及脾阳,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液,水液积聚成湿,湿聚成热,发展为湿热蕴脾,湿热下注大肠,肠道气机不利,脉络损伤,血腐成脓,就会见到下痢脓血,腹中痛。
所以寒中是病因、病机,导致的寒邪困脾,脾阳气虚,不主运化出现食不化,腹痛症状为足太阴经脏病,便结,下痢脓血为足太阴经腑病。
通过文献记载可以明白腹哀具有理气调肠的功能,主治腹痛,消化不良,湿热下注大肠导致的下痢脓血。▨ 那该如何针刺呢?
程凯教授介绍首先用触诊,在胁肋骨下找到阳性反应点,(多为颗粒状物)指压肋骨边缘,然后持针直刺5分,针尖到肋骨边缘,也可以斜刺,到腹直肌,腹斜肌筋膜下,松解经膜,释放压力。
▨ 那释放的压力从何而来?
程凯教授还介绍了腹哀穴的穴下解剖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哀穴内侧为腹直肌的外侧缘,腹直肌和第八肋骨的交界部位。穴下浅层分布有第八肋神经,深层为第八肋间动静脉。
穴下对应的器官:右侧为胆囊底,肝的下缘,下面是幽门部和十二指肠球部。左侧为脾胃,下面为腹交感神经分布区。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