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腹泻交替,当心肠易激综合征!
导读:肠易激综合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压力,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便秘和腹泻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肠道疾病,它们往往单独出现,但当你有便秘、腹泻反复交替出现的情况时,就要当心是不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主要以腹痛并伴有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特征,也可伴有腹胀、反酸等。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压力,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尽管目前医学界对 IBS 的致病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只能通过症状来诊断。但一些研究表明,小肠细菌过度增长与IBS高度相关。
人类的肠道分为小肠、大肠和直肠三部分。食物从胃先经过小肠,然后再到大肠。小肠里的多种酶,把经胃酸初步消化过的食物进一步分解,让食物变得更易吸收。小肠内壁布满了小肠绒毛,每根小肠绒毛上还有微绒毛,这都是为了增加小肠内表面积,能更有效地吸收营养物质。由于小肠靠近胃部,受到胃酸的作用,并不会有很多细菌存在小肠。肠道内的细菌,大约 20% 存在于小肠,80% 存在于大肠。
但是,出于某些不明原因,小肠内细菌开始增多的话,这些多余的细菌,就会争夺本该由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用于自身繁殖。在这个过程中,小肠会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气体聚集压迫肠道,腹痛感就产生了;大量气体滞留还会造成小肠内气压过大,迫使胃酸倒流进食道,这就是所谓的反酸、烧心。
为什么会出现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呢?
我们的胃肠道平滑肌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能抑制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而副交感神经可以增强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当肠道的某一部位发生功能性改变时,兴奋了副交感神经,受它支配的肠道运动就会加快,病人出现腹泻;该神经兴奋过久,可因“疲劳”而逐渐衰退并转为抑制,肠道肌肉也就慢慢地松弛下来,蠕动减弱,结果又引起便秘,这种便秘临床上称为“弛缓性便秘”。
有些由于副交感神经中枢受到刺激物的强烈刺激而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使结肠远端持续痉挛,结果引起“痉挛性便秘”。这种病人往往排出很细的带状大便或羊粪蛋样大便。结肠的痉挛继续加深,肠道蠕动又复增,大便由便秘又转为腹泻,由此周而复始。
临床中常见的肠易激多为肝郁脾虚型,所以对于这种肠易激的治疗,调节紧张、焦虑的情绪很重要,我们可以选择滑肉门。
通过刺激滑肉门后的腹腔神经节,可以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迷走神经兴奋,一方面调节患者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促进患者排便,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另外还可选择天枢、大横、气海、腹结等穴位调节肠道的蠕动。【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