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穴同源】不停拉肚子怎么办?不同类型不同方法
导读:每逢春节前后,各大医院收治的各种急慢性病人都比平时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很多人选择利用春节假期外出旅行。旅途中由于水土变化、饮食过度、饮食不洁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道问题。
每逢春节前后,各大医院收治的各种急慢性病人都比平时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很多人选择利用春节假期外出旅行。旅途中由于水土变化、饮食过度、饮食不洁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道问题。
不停拉肚子,亦称“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稀软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两者又多并见,故合称泄泻。其病变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临床上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长短,可概分为急性泄泻和慢性泄泻两类。急性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季节感受湿热所引起。慢性多因脾肾不足,运化失常所致。
本证包括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胰、肝、胆道疾病,内分泌、代谢障碍引起的腹泻,以及神经官能性腹泻等病。
急性泄泻
急性泄泻,发病势急,病程多短,大便次数显著增多,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季节感受湿热所引起。 天枢、大横、足三里、梁丘四穴组成经典基本处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急性泄泻,亦可用于慢性泄泻的保健治疗。天枢为足阳明胃经穴,穴居腹部脐旁2寸,又为大肠募穴,乃大肠精气输注之处,取之以调整大肠传导功能;
大横为足太阴脾经穴,穴居腹部脐旁4寸,与天枢相配,一主升清,一主降浊,协调脾胃,调和阴阳;
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是治疗一切消化系统疾病的要穴,泄泻时足三里穴或其穴下三寸上巨虚穴之间多有明显压痛,寻之点揉,以压痛点为主要刺激点;
梁丘为胃经郄穴,擅长理气止胃痛腹痛,急性泄泻时多伴有腹中气机失常、肠道痉挛而引发的剧烈绞痛,故配此穴。
寒湿泄泻
典型症状有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身寒喜温,口不渴等。其证要点为“便质清稀”,为寒湿侵及肠胃,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并走大肠,致肠鸣泄泻而清稀;胃肠气机障碍,故腹痛;寒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受遏,则身寒喜温,口不渴。此时当在基础止泻方上加灸中脘、气海,以温中散寒调气除湿。
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当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为六腑精气汇聚之处,又为胃之募穴,穴下应胃;
气海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穴下应肠。寒湿证当用补法,艾灸有祛寒温阳之效,故用灸法以补益脾阳,祛寒利湿而止泻。
湿热泄泻
典型症状有腹痛即泻,泻下黄糜热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兼身热口渴等。其证要点为“泻下热臭”,为湿热伤及肠胃,致传化失常,发生泄泻,热在肠中,故泻下黄糜热臭,且肛门灼热;小肠蕴热则小便短赤。此时当在基础止泻方上加阴陵泉刺血拔罐,重掐内庭。阴陵泉,位于膝关节内下方、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为足太阴脾经合穴,功擅健脾利水;内庭,位于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为足阳明胃经荥穴,功擅清泻胃热。湿热证当用泻法,强刺激为泻,故可用刺血拔罐或用力掐按的方法,清利湿热而止泻。
饮食所伤
典型症状有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气不欲食等。其症要点为“便臭且泻后痛减”,由于食阻肠胃,胃失和降,传化失常,故脘腹痞满,腹痛肠鸣;食物不能消化而腐败,故泻下臭如败卵(坏了,发臭的鸡蛋),嗳气不食;泻后浊气得出,故腹痛得减。此时当在基础止泻方上加经外奇穴里内庭。
里内庭,位于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与足阳明胃经内庭穴前后相对,俯卧或仰卧取之。此穴功擅消食导滞,可掐之或穴位刺血。
急性泄泻,经典四穴,天枢大横,梁丘三里;
寒湿泄泻,多用艾灸,中脘气海,温中利湿;
湿热泄泻,刺血重掐,清热利湿,阴陵内庭;
饮食所伤,加里内庭,经外奇穴,调中消导。
慢性泄泻
慢性泄泻,发病势缓,病程较长,脾肾不足,运化失常,多由急性泄泻演变而来,便泻次数较少。神阙,位于脐窝正中,主治腹痛、肠鸣、中风脱证、脱肛、泄泻不止等。
脐又有“命蒂”之称,它是胎儿从母体吸收营养的途径,向内连着人身的真气真阳,又有冲、任、带脉通过,联系五脏六腑,可以通过刺激神阙穴调整全身。而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肝、脾、胃、肾四经都经过腹部,神阙居于腹部中央,上应后天脾胃,下应先天肝肾,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充实五脏,使诸邪自出。所以,艾灸神阙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慢性泄泻。
脾虚泄泻
典型症状为大便溏薄,甚而完谷不化,不思饮食,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如果症见受凉即泻,腹痛隐隐,则为脾阳不运之象。肾虚泄泻
典型症状为每于黎明之前,脐下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畏寒,有时作胀,下肢不湿。黎明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当顺应自然,但如果肾阳不足,诸阳则无根难升,使人体阳气升发受阻而发为腹痛腹泻,又称为五更泻,为肾阳不足、脾肾阳虚所引起。中医认为脐腹属脾,故艾灸本穴可治疗脾阳不振引起的腹泻,四肢发凉等,可在脐上加硬币大小、约一厘米厚度的生姜片(上用针扎若干针眼儿,以助热力渗透),再于姜上加灸,称为隔姜灸,借助生姜温中散寒入脾胃之性,加强温补脾阳的作用。如遇脾肾阳虚之五更泻,则可在脐中撒满粗盐粒,称为隔盐灸,盐味儿咸入肾,借盐性加强温补肾阳之功。
此外,还可艾灸脾俞和肾俞,加强健脾温肾作用。脾俞、肾俞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即脊正中线旁开1.5寸。脾俞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肾俞平第二腰椎棘突下。两穴分别是脾和肾的背俞穴,是脾和肾的脏腑之气输注的特殊穴位,艾灸两穴可振奋脾阳,温补肾阳,可根据情况配合用之。
当然,神阙、脾俞、肾俞诸穴,不用艾灸,用手摩热亦可,但效果不如艾灸明显及持久,所以摩热法更需长时间坚持。
慢性泄泻,艾灸神阙,脾俞肾俞,健脾温肾;
脾阳不运,神阙隔姜,脾肾阳虚,神阙隔盐。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