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邪”作祟,中医经典方剂,清除身体垃圾
导读:痰湿产生的原因与脾胃有关,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导致湿邪聚集,久而久之,则会聚湿生痰。所以,燥湿化痰要在脾经和胃经找穴位,那就是丰隆穴和阴陵泉,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效果最好,相当于人体自备的二陈汤。
“百病皆由痰作祟”
提到痰,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咳嗽会产生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中医讲的“痰”比我们平时说的咳嗽咳出的痰范围要广得多,它往往与“饮”并称。痰饮是指由于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所伤,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
痰
❖ ❖ ❖
痰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有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我们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属于有形之痰,不难对付;另一种无形之痰才难缠,它是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通俗地说,就是体内代谢不掉的垃圾。
这种无形之痰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只有有经验的医生才能通过舌苔、脉象等特征判断。但这种痰又是很多疾病的致病原因,所谓“百病皆由痰作祟”,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脂肪肝、中风、心脏病、脑血栓等,都与痰邪有一定关系。/ 如何祛除我们体内的痰邪呢 /
中医有一个经典的方剂——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专化中焦痰浊。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脾主健运,运化水液,是水液代谢的中间环节。如果脾虚健运失职,则会令水湿停滞,淤而成痰。二陈汤从脾虚入手,所谓“二陈”,是指方中的两味药材——半夏和陈皮,都是越陈效果越好,因此命名。
二陈汤
方剂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头眩心悸方剂解读:
在二陈汤的方剂组成中,半夏具有燥湿的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化痰、燥湿和胃;茯苓的功效是健脾渗湿,可以辅助两味主药化痰祛湿;乌梅能够收敛肺气,止咳;甘草的作用是调和诸药;生姜可以和中,并且抑制半夏的毒性。 由于痰湿产生的原因与脾胃有关,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的能力下降,导致湿邪聚集,久而久之,则会聚湿生痰。所以,燥湿化痰要在脾经和胃经找穴位,那就是丰隆穴和阴陵泉,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效果最好,相当于人体自备的二陈汤。丰隆穴
它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非常有效的化痰穴位,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对清理人体多余的营养或代谢后产生的废物垃圾,非常有效。取穴方法:位于小腿外侧自犊鼻至外踝尖之间中点,胫骨外缘再向外约两横指处。
按摩手法:先点后揉。即先向下用力点压丰隆约10秒钟后,保持向下的力道,改点为揉,操作约10秒钟,如此反复至少3分钟,再换另外一侧。
阴陵泉
脾主运化气血,脾经不通的人气血必定会不足,多按阴陵泉,既可以培补气血又可以健脾袪湿。因为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是脾经经气注入的地方,脾经经气在这里最为盛大,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清热利尿的作用,是人体上非常重要的健脾祛湿利水的要穴。取阴陵泉穴的时候,要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取穴姿势,阴陵泉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每次按摩50下左右,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两腿都要按摩,一般按摩两周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