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会诊医案分析:看到这样的舌像,小心身上长结节囊肿
导读: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都依赖于足少阳枢机之力,调畅气机。所以,从针灸角度上,化痰必理气,理气必调足少阳。其实,针灸如此,用药亦如此。
结节囊肿,中医认为是痰气互结,化滞生瘀,一般会在舌像上反应出来——程凯
下午给程氏针灸在上海的传承基地(上海大诚中医门诊部——医保定点)远程会诊,一位30出头的女性就诊,我看一眼舌像,马上仔细看她的一系列检查报告,结果....先看看舌像吧!
舌体胖,有齿痕,为脾虚生湿。舌苔厚腻偏黄,舌根部重,为湿化痰,痰聚下焦。
舌质暗,两侧为甚,为气郁,郁在少阳。 总体上属痰气互结,瘀滞下焦。那么,患者又有什么样的病症呢?
患者2019年6月长痤疮去检查妇科,发现卵巢囊肿,8月份查时为3cm,一个月内复查变成4cm,伴有轻疼痛,针灸汤药了四五个月控制没长,中途还查出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经期前腋下淋巴结肿大,疫情之后停了药和针灸,现查出5cm,伴有疼痛。CA125高出一倍。 不难看出,卵巢囊肿、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都是痰气互结、瘀滞不畅的病症,虽然发病部位不同,现代医学的诊断有异,但在中医上都属于同一病机,所以治疗上不能一个病一个病的去治,而应该针对同一病机来治疗,即中医上的异病同治。不然,病机不治,体质不调,治了一个,还会出现下一个,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这可能是中医治本的一个解读思路吧。另外,痰气互结、瘀滞下焦,这是内科的辨证思路,对于针灸医生来讲,我们一直在强调病性基础上,要辨明病位,那本病的病位又在哪里呢?
卵巢囊肿(髂前上棘内侧)、乳腺结节(胸侧)、甲状腺结节(颈侧),不难看出,其病位都在足少阳胆经(身侧)上,所以其舌像中舌质暗,两侧甚,恰指引着病位。
病机搞明白了,具体治疗又该如何做呢?
一 理气化痰化瘀,都离不开理气,更何况,本病痰气互结为本。而理气离不开少阳,足少阳胆经为身体前后之枢,前为腹,为足太阴足阳明,应脾;后为腰,为足太阳足少阴,应肾。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都依赖于足少阳枢机之力,调畅气机。所以,从针灸角度上,化痰必理气,理气必调足少阳。其实,针灸如此,用药亦如此。
本例中,以五枢为主穴,在“那些年错过的穴位”线上专题课中,我曾经重点介绍过五枢穴,枢即为枢纽、枢机,五是指针其天部,可以引发五种针感,传导五个主向,治疗五类问题,实在是重要啊!具体到本例中,此穴可做为考验医生、练习针法的机会来看,听过课的同学,细心体会,慢慢操作,争取让针感实现五连窜!疏通少阳之功甚佳! 二 化痰一般针灸处方中如果化痰,必用丰隆,此为化痰要穴。为什么呢?我认为此穴有两个原因,一是深刺此穴,可及胫骨之后,达足太阴经路线,从而收健脾化痰之效。二是此穴在胫骨前肌肌腹外缘,与外侧伸趾肌的夹缝之中,伸趾肌与腓肌长肌恰为足少阳经筋,故丰隆人部刺法时还有理气化痰之功。针法变化,两者两合,理气、健脾、化痰,一气呵成。当为辅穴。
三 化瘀 以程莘农院士四部调经思想,选择经前时机,3寸针深刺以会阳为中心的盆骶肌,促进宫缩,改善血运,助力化瘀消积,此法对盆腔有积液、子宫肌瘤在盆腔后壁偏下者效尤佳。以上为大体思路,具体穴位根据情况加减即可。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