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析:四步调经治疗女性妇科疾病
导读:程氏针灸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女性月经周期经历了“阴血亏虚—阴阳各半—阳气旺盛—气血瘀滞”四个阶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出了治疗女性内分泌疾患的“程氏四步调经”理论,制定出符合每个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针药结合,取得更可靠的临床疗效。
古时称月经为信水,像潮水一样守信,每月必来,有规律的经水的意思,古人对月经的认识也是周期性的,这就是“天癸”,天癸至,月经来潮,天癸竭,则无子。天癸就是我们现代医学的一系列物质的总称,它与脏腑之间有很大的关系。
月经四期及其特点
行经期:血海由满而溢,血室正开,子宫泻而不藏。
月经后期: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
经间期(排卵期):在肾中阳气的鼓动下,阴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
月经前期:阳气渐长,达到“重阳”状态。阴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满盈。
程氏针灸在大量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明确女性月经周期经历了“阴血亏虚—阴阳各半—阳气旺盛—气血瘀滞”四个阶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出了治疗女性内分泌疾患的“程氏四步调经”理论,选择准确的“介入时期”,给予正确的干预,制定出符合每个人个体化的诊疗方案,针药结合,取得更可靠的临床疗效。
案例1:32岁,心因性不孕症 患者李女士,32岁。结婚两年,未避孕一年未孕。
妇科B超未见明显异常,性激素六项未见明显异常。经北京某综合医院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患者就诊时,情绪波动较大,不能见周围同事朋友谈及怀孕和孩子的事情,为了怀孕的事情四处求医,已不能正常工作,辞职在家半年,在诊室就诊时痛哭流涕。
刻下症:大便常偏稀,不成形,自觉怕冷明显,面色偏暗,睡眠可。月经周期相对规律,28天左右,经量较前变少,血色偏暗,有血块,偶有痛经,平时白带偏多,无异味。舌体偏胖,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 诊断:心因性不孕症 辩证:脾虚肝郁 治则:健脾化湿,疏肝解郁 治疗:运用程氏四步调经法,分经期、早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四期,分期论治。
患者后来电话报喜,已成功怀孕。
案例2:34岁,子宫内膜血流异常 患者刘女士,34岁,2019年7月8日初次就诊。2018年孕四个月胎停引产,现在妇产医院进行试管婴儿,B超显示:子宫内膜血流异常,表层血流不明显。无法进行移植。二便正常,常熬夜,眠可。LMP6.30,月经量少,5天结束。无明显怕冷。情绪相对稳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滑。诊断:子宫内膜血流异常 触诊:骨盆及骶骨后突明显,腰骶部皮肤粗糙色暗。
该患者采用针灸联合中药综合疗法:
周期疗法(两个月经周期)
针灸疗法:调形——选取腰骶部组穴,与经络辩证后的远端穴,松解盆腔肌群,从而改善盆腔及子宫内血供。
调气——在调形基础上,结合生理期的不同时期,采用针刺配合艾灸、中药行周期疗法。激发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正常反馈机制,调整体内激素水平。预后:两个月经周期后复查B超,子宫内膜血流正常,顺利移植。年底顺产一女婴。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