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进行日常保健?
导读:冬季气温不断下降,加之天气干燥,人体呼吸消耗大量水分,倘若人们日常饮水不足,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致使血管堵塞。
冬季气温不断下降,加之天气干燥,人体呼吸消耗大量水分,倘若人们日常饮水不足,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致使血管堵塞。此外,室内外温差较大,血管剧烈收缩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堵塞血管。最后,体内交感神经兴奋,心脑血管疾病就容易急性发作。
「如果突然感觉心悸、心痛」…
这是心脏病发作前期的症状 身边又没有「急救药物」,该怎么办呢? ......危急关头,首先你一定不要慌,先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可以弹拨心经上的急救穴——极泉,这样能为你争取到宝贵的救护时间。
极泉穴位于腋窝的最深处,集中了许多与心脏相联系的神经和血管。因此,对极泉穴进行弹拨,可以把刺激传导到心脏,具有保健和急救两大功用。
怎样弹拨极泉穴呢?伸出你的左臂,因为绝大多数人的心脏都在左侧,用右手拇指伸入腋窝内,用力弹拨腋窝顶点的极泉穴,弹拨时手指下会有条索感,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感觉会有明显的酸麻感,并向肩部、上肢发散。用此方法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迅速缓解前胸部的胸闷气短、心悸、心痛的症状。
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到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类制剂后消失。
针对已经确诊为心绞痛的患者,在冬季更应加强防护,防止病情加重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心绞痛发作时,常用的方法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而服用硝酸甘油是被动的办法,我们应该主动出击预防心绞痛。在穴位保健方面,建议点按膻中、内关、阴郄三穴。
膻中
膻中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男性两乳头连线中点取膻中穴十分简便,但女性因乳房形态的不同,用乳头定位则失当,则应选择第4肋间与人体前正中线的交点来定位。)
膻中穴经属任脉,为心包经的募穴,八会穴之气会。在现代临床应用中,膻中穴经常用于咳嗽、气喘、气短、咳唾脓血、肺痈等呼吸系统病症;噎膈、臌胀、呕吐涎沫等消化系统病症;胸痹胸痛、心痛、心悸、心烦等心血管系统病症;以及产后无乳、瘿气、霍乱、转筋、尸厥等其他病证。膻中还可调节人体免疫,它处于胸部的正中胸骨上,而胸骨下纵膈内,有人体大型淋巴免疫器官——胸腺。所以通过刺激膻中穴,可以间接的对胸腺功能进行调节。
内关
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内关统领胃心胸,治心痛,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为治疗心绞痛的特效穴。它对心率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当心动过速时,重刺激内关可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轻刺激内关又可使之恢复正常等。
阴郄
阴郄是手少阴心经穴,在前臂前内侧,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
阴郄相当于心脏的救急穴,心脏疾患的急症取之。表现为心痛、恐惧,有濒死感,同时可见音哑,冷汗出,心神不安等症。阴郄可治心痛,缓急止痛。此外,阴郄有敛阴之效,擅长止汗,多用于心阴不足、虚热内扰、心神不安,同时伴见潮热、盗汗者。阴郄还可用于治疗悲恐情志、臂肘筋挛等。
【使用方法】 每日起床前点按或掐按,配合呼吸,随呼气慢慢下按,随吸气慢慢抬起。每穴5分钟,强度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宜。 因早晨温度偏低,自然界的阳气还未充盛;同时早晨身体由安静的睡眠状态,过渡到白天的运动状态,耗氧量、心做功将增大,相应的心脏的负荷也将增大。因此这个时候点按膻中、内关、阴郄就是在给心脏加油添动力,能有效地预防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饮食调理」…
中医根据食物或药材的升降沉浮、寒凉温热进行性味归经,并与五脏六腑对应“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饮食调理的原则。
1
辨病辨证
心血管病多以气虚、血淤、痰浊多见,药膳中多选辛温通络及甘润平和的药物,如山药、百合、羊肉等。2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即结合四时节气变化或地域特点来进行指导,如北方气候多躁,南方气候多湿润,故而北方饮食口味偏重,而南方则偏淡;一年四季中饮食也不同。此时正处冬季,吃鱼可以很好的保护血管的健康,防止脑出血和脑中风,还可以预防其他一些慢性疾病。3
全面平衡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者,尤不宜过食咸苦。【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