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针灸经络养生操:中脘补后天
导读:脾最主要的一个生理作用就是:主运化、升清。此外,水谷自口而入,口唇与脾的功能是统一而协调的,因此称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味的正常与否、口唇的色泽,都是脾气盛衰的标志。
现代医学认为脾是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与消化的关系不是那么的密切。而在中医学中,脾是消化、吸收、转输、排泄水和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因为自人呱呱坠地以后,生命的维持,一方面是要呼吸自然界的清气,另一方面就是要依靠进食,吸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来维持了。而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中医认为必须要依靠脾胃,所以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最主要的一个生理作用就是:主运化、升清。此外,水谷自口而入,口唇与脾的功能是统一而协调的,因此称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味的正常与否、口唇的色泽,都是脾气盛衰的标志。
后天之精虽然主要来源于胃,但却依赖于脾的运化作用,且脾与胃同居中焦,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二者生理上、病理上的关系十分密切,脾经与胃经又相互联系,称为“脾胃相表里”,又将二者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与胃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一纳一运
胃主纳,脾主运,一纳一运,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输送水谷精微的任务。
《素问·厥论》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就是说饮食物经过胃受纳和腐熟之后,还能过脾的作用,把消化而得到的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其他脏腑和人体需要的各个部分,胃不断受纳和腐熟,而脾不断“为胃行其津液”,以使胃继续纳食,两者密切配合、协调工作,才能完成消化运动。
2
一降一升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胃主降主要表现在胃受纳腐熟的水谷及时下传,保持胃肠的虚实更替。
脾主长主要表现在水谷精微之气的上输,通过肺与心化生气血的过程。升与降,相辅相成,有升才有降,有降才有升。脾之清气不升,可致胃之浊气不降,而胃之浊气不降,亦可引起脾之清气不升。
3
一湿一燥
五行上,脾胃皆属土,但脾为阴土性湿,胃为阳土性燥。湿为水化,燥为火化,湿燥相合,水火相济,水谷乃能化。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益了脾胃,就是补了后天。那么,哪个穴位是补益后天的关键所在呢? 从现代解剖学中我们知道,胃位于横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而贲门的位置约对应着任脉的上脘穴,幽门的位置约对应着任脉的下脘穴,上脘、下脘之间就是中脘。这三个部位,统称为“胃脘”。中脘穴的部位呢,正处在胃的贲门和幽门之间,也就是中脘,故称为中脘穴。中脘是任脉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阳明胃经交会的穴位。也就是说,中脘不仅临近胃脘部,不仅直接联系胃之腑气,不仅是六腑精气会聚之所,其气血还直接交通于小肠经、三焦经与胃经,使中脘成为补益后天、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在中脘或针或灸,或点按,或搓摩,均可促消化、强脾胃、益后天!
>>摩中脘
将手掌掌心(劳宫穴)附着在中脘穴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前臂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操作时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着力面应向顺时针方向,沿圆形轨迹回旋运行,周而复始。顺时针摩为补益之法。
摩法的动作要缓和而协调,正常频率一般每分钟120次左右,摩中脘时动作可再缓和一些,保持频率80-90次/分钟为宜。力量轻、频率慢称为缓摩,亦有补益的作用。
每次操作时间应不少于5分钟,以中脘穴局部有温热感,并持续向腹内渗透为度,有补益后天之气的作用。【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