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针灸三才针法治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导读: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或升部,造成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从而出现的腹部胀痛、嗳气和进食后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患者,男,14岁
主诉:呕吐10月,发于饭后1小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自觉腹胀,于三甲医院,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且有胆汁返流性胃炎病史。
该患者来到北京大诚中医针灸医院(医保定点)就诊,采用程氏针灸三才针法之左侧滑肉门震颤针法针之,中午12时患者进餐,餐后患者无呕吐,当晚餐后患者虽呕吐,但呕吐症状较既往明显减轻,次日以同样方法治疗,患者呕吐症状消失,此后巩固治疗6次,患者除呕吐症状不再复发外,体重增加8斤,随访3月余,再无复发。先看看滑肉门的位置,在肚脐中央神阙穴外两寸、上一寸处,足阳明胃经穴,此病中只取左侧。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或其分支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或升部,造成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从而出现的腹部胀痛、嗳气和进食后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解剖示意
解剖学上,在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有丰富的淋巴和脂肪组织,具有衬垫作用,可以免除十二指肠受压。患者如果出现迅速消瘦或增高快于体重增长速度时,则肠系膜上动脉周围的脂肪垫就会消失,使得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小于15°,就会对十二指肠水平部或升部造成压迫,引起十二指肠慢性淤积,并最终导致慢性肠梗阻。当然,除快速消瘦型患者外,过度节食亦导致本病,或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亦有生理性原因引起。
目前,国际上以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和Treitz韧带松解术作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术方式。
而针灸医生可以通过针刺的方式,对Treitz韧带进行手法松解,而起到治疗本病的目的。但因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孩子或体型消瘦、有不良饮食史的患者,所以多腹壁紧张,进针困难,加之伴随的胃下垂症状,使解剖位置不在常态,因此对医生的经验、手法的要求很高。再加上这种刺法属盲刺技术,并不如开放性手术那样可控,针灸针亦不是刀具,虽行特殊手法,但往往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巩固效果,故治疗周期和愈后时间,不好判断。对于复杂型患者,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多建议在维持治疗基础上,尝试治疗,并逐渐增加治疗频率。
另外,此穴深部恰为腹交感神经节所在,故本病患者日久会伴有抑郁状态或抑郁症,临床中,我们也正是通过此穴来治疗抑郁症,亦取得不错效果。
具体手法描述如下:1 选取左侧滑肉门,行针之前先做触诊,触诊时用指尖垂直向下按压,找到最为疼痛敏感的进针部位,且指下应有明显的坚硬阻挡感。
2 垂直进针后针尖过腹壁,触及硬硬的阻档物,此处为横结肠下壁,多有明显阻档感和疼痛感,视患者症状轻重不同,此穴坚硬程度亦不同。
3 行三才针法之震颤行针法,肠壁神经丛因刺激而兴奋,大肠会有轻度位移,此时针尖会迅速滑入腹腔深度,注意是滑入的感觉,甚至针尖下会有一种吸入的感觉。但这种效果并不会在病人身上迅速出现,一般操作1-3次才能完全成功,因为患者消瘦,肠壁神经丛抑制,大肠壁与小肠壁、与腹壁间,因长时间缺少位移和润滑,出现粘滞的现象,所以不能着急,过重手法患者疼痛感非常强,难以继续实现下面的步骤,所以这一步非常关键,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总之不一定一次治疗中就成功滑入。
4 当针尖引起了大肠壁的兴奋位移,而针滑入大肠下的深部后,再遇到的轻微阻档就是十二指肠了,此时最难的要求是手感,要找到与大肠壁完全不同感觉的十二指肠壁,有点滑滑的,然后针尖贴肠壁行爪刺法,起到松解韧带的作用。所以在这个针法的操作中,要求使用0.30-0.35粗细的针具,长度用75的,即三寸针。
5 不用留针。如果有胃下垂的患者,我们也会视情况而定,增加程氏针灸的胃下垂提托术,就是刺激胃与腹壁之间的支撑韧带,促进胃的提托,当然这步操作多在前一步成功操作的基础上来进行。亦要看患者的耐受程度。
6 以上方法的治疗频率,要看患者的身体情况,毕竟操作有些损伤,患者会有遗留的疼痛感,有的会遗留2-3天,所以初期治疗频率一般较松。 7 治疗过程中,一般不配合中药,不宜给胃增加太多负担,或引起肠的激惹。在治疗取效之后,可用中药调养。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