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了不消化,中医教您健脾助运化的小妙招
导读: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帮助肠胃消化水谷,吸收精华,输送到心肺及全身,上供心血的再生。脾统血,脾具有统摄血液,使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而不会外溢,使肌肉丰满,四肢强健。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帮助肠胃消化水谷,吸收精华,输送到心肺及全身,上供心血的再生。脾统血,脾具有统摄血液,使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而不会外溢,使肌肉丰满,四肢强健。
脾喜躁恶湿,脾虚易惹湿,湿亦容易伤脾,导致脾运化水谷失职,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困倦乏力,腹胀便溏等症状。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很多,再加上饮食偏嗜,经常过食一些辛辣刺激食物,因此很容易引发脾胃的问题。所以日常健脾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多做肢体运动可健运脾胃,去湿气,任何“有点喘,流点汗”的的运动,都有助于将湿气发散出来,有助于气血循环,加强机体的代谢能力,下面教大家一个既可以助脾运化,也可以提高身体的心肺功能的健脾和胃功,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取站立姿势,两脚与肩同宽,人体上的肩井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端的中点,想象着肩井对准脚心,同时用意念想着两手合谷穴,向左转腰,右手合谷对着左边章门穴,左手合谷对着左京门,转正,稍停,再向右转腰,左手合谷对着右章门穴,右手合谷对着右京门,这样反复做,不拘于时,不拘于次数,根据每人体质强弱,可多可少,微微出汗既可,忌大汗。
合谷具有调气和血的作用,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章门穴在肝经上,为脾之募穴,有理气疏肝,和胃止痛,健运后天之本的作用,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屈肘合腋时,当肘尖尽处。
京门穴为肾经募穴,肾为先天之本,故刺激京门可起到补肾益阴,强壮先天之本的作用,在侧腰部,章门穴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带脉绕腰一圈,约束诸经,转腰可起到疏通带脉,调结全身脏腑的作用。
其次,肠道位于肚脐周围,转腰可刺激肠道,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起到升清降浊,消积通便的作用,让停滞于腰腹部的水湿,痰湿,膏脂渐消,有助于控制肥胖,湿去脾健。 再者,转腰过程中,肠道是有规律性运动,这样刺激可以让腹部的交感神经兴奋,盆腔内脏器运动幅度加强,提高代谢,并不断改变腹压,加强脾胃功能。
根据脾经的经脉走行,我们的腿上也有一些健脾祛湿的穴位,如阴陵泉、足三里等。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在小腿内侧,膝关节下可以摸到一个突起的骨头,就是胫骨的内侧髁,该穴就在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骨边之间的凹陷处。
《穴名释义》中谓阴陵泉:
“具有健脾利水之功,大凡涉及内脏水湿之疾……取之有清源导流利水之妙,亦似有泉义,故因以为名”。常点按此穴可以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表里经相配穴,可以健脾和胃、清化湿浊。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针灸足三里穴不仅能疏通经络,激发经脉之气,协调阴阳,还能调理中焦,振奋胃气。、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