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三焦手少阳之脉病候篇
导读:在《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有这样的描述“三焦,主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津、液、气都是水谷的化生,都通过水谷来化生,然后通过三焦来散布于全身,共同对人体的肌肤、孔窍、关节起润滑、滋润的作用。
在《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有这样的描述:
“三焦,主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津、液、气都是水谷的化生,都通过水谷来化生,然后通过三焦来散布于全身,共同对人体的肌肤、孔窍、关节起润滑、滋润的作用。
我们以前描述过,津液、 精液,津是向外分泌的液体,质清而薄,像我们的汗液、唾液等。《灵枢•决气篇》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那么液是什么呢?停留在身体的内部的,像关节、脑髓、孔窍等等这样的部位,起着一个润滑和滋养的作用,它的质稠,质比较粘稠。《灵枢•决气篇》还有“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
而这个“气”则概指体内流动的精微物质,就是说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都是分泌出来的,要么在关节里面,要么在肢体外面了,但是身上流动的精微物质分布是极为广泛,这是用“气”来形容的,例如在《灵枢•决气》中这样来描述:“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
那么就是说“气” 是包容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同样也是“宣五谷味”,是五谷精微化生的物质。
如果我们学习了这样的观点,然后再回过头去看“三焦为气道”、“三焦为水道”,就容易理解了。
本经主“气”所生病者, 这就和手阳明经主“津”所生病者、手太阳经主“液”所生病者是一样, 是借“气”字来概括其经络病候。
然后后面所列举病症的病症是什么呢?是说“汗出,目锐眦痛,颊肿”,那么这些症状都可对应于耳聋出现的外感诱因,则都在外感病中常见这些症状。它涉及部位为耳、眼、面颊等处,这些是手少阳经脉循行经过到达的部位,当然也是它所联系的“气”所润泽的部位。
因此,用“气”来概括有关病症就比较合适,比用“三焦”更为准确。
另外,在这个病候中,因为没有列有“三焦”的腑证,所以自然不太适合是说主“三焦”所生病。这一理解和手阳明经、手太阳经的病候理解是相同的。
那么下面就剩最后一个问题了,在哪里治疗?
因为“是主所生病者”解释的是治疗,“是动则病”、“是为某厥”解释的是诊断。而我们知道,往往诊断部位和治疗部位是接近和相统一的。
所以在“是主气所生病”后面,“汗出,目锐眦痛,颊肿”的后面就是古人告诉我们的治疗的部位:“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那么也就提示给我们,我们选择的穴位不要仅仅选择在肢端上的五输穴,因为在“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肿”的后面,描述的是“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这些部位就是手少阳所经过的一些重点的部位,关键的部位,也都是那些穴位所在的部位。
比如说像耳后翳风,像肩部的肩髎,像上臂、肘部、前臂部外侧的中线、中间所在的穴位以及小指次指周围的中渚、液门等这样的穴位,就是今后我们用来治疗“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的时候所要选择的穴位。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