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贞穴,你掌握了几种刺法?
导读:肩贞穴位于肩胛部,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直上1寸。《经穴解》曰:“肩髃者,手阳明大肠经穴,在肩端上陷中,斜举臂取之。此穴在肩之后陷中,当在肩之后下陷中也,以其将离肩也,故曰肩贞。
肩贞穴位于肩胛部,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直上1寸。《经穴解》曰:“肩髃者,手阳明大肠经穴,在肩端上陷中,斜举臂取之。此穴在肩之后陷中,当在肩之后下陷中也,以其将离肩也,故曰肩贞。”《黄帝明堂经》中记载:“肩贞,在肩曲胛下两骨解间,肩髃后陷者中,手太阳脉气所发。”
从现代解剖来看,肩贞穴下有背阔肌、三角肌后束、肱三头肌长头、大圆肌、腋神经、腋后动脉等。
据古代文献记载,肩贞穴主治瘰疬、耳鸣耳聋、肩臂痛麻不举等病症。如《黄帝明堂经》曰其“主寒热,项疬适,耳鸣无闻,引缺盆,肩中热痛,手臂麻痹不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中言其:“治风痹,手骨不举,肩中热痛。” 《窦太师针经》记载,肩贞穴主治“肩端痛”。 针灸学教材中对其主治的描述也多集中在肩臂局部病症。
如4版《针灸学》中记载肩贞穴主治:“肩中热痛,手臂不举,耳鸣,齿痛,瘰疬,寒热。”5版《针灸学》:“肩臂疼痛,瘰疬,耳鸣。”6版《针灸学》记载:“肩胛痛,手臂麻痛,上肢不举,缺盆中痛。”7版《针灸学》记载:“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中国针灸学》记载其主治:“肩胛痛,手臂不举”等等。
为何肩贞穴在治疗肩胛、肩臂病症时会有如此效果,我们从经筋理论来分析,同时结合人体生物力学关系,发现肩贞穴也是人体肩关节处的一个力学中心。
我们之前已经和大家介绍过,手太阳经主要管理的是肩部的横向运动,控制肩部的横向力线。手少阳经主要负责的是肩部的纵向力线,也就是负责肩关节的纵向运动。但是肩贞穴是一个非常圆滑的穴位,尽管它属于手太阳经腧穴,但是它也能管控肩关节的纵向运动,这就与它多种不同的刺激方法是有密切关系的。下面关于肩贞穴的几种刺法,你掌握了几种?
------ 刺法1 ------
直刺,至肱三头肌长头(调节纵向力线)
肱三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关节,止于尺骨鹰嘴,主要作用是伸肘关节,后伸肩关节,即给予肩胛骨一个斜向外下方的力。这个力与肩胛提肌方向的斜向上的力互相拮抗,保持着上臂纵向力线的平衡。
所以当上臂肱三头肌长头肌肉紧张,肌张力增高时,可通过从肩贞穴进针,针尖触碰肱三头肌长头表面,点刺震颤,带动肱三头肌长头跳动来释放过高的肌张力,从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这里切记不要将针刺入肌腹里面。
------ 刺法2 ------
斜内上刺大小圆肌的缝隙,触碰大圆肌的边(调节横向力线)
手太阳经经筋在肩部所对应的肌肉组织为大圆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颈夹肌等等。从肌肉的解剖功能分析,大圆肌主要是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及旋内;小圆肌使肩关节旋外;冈上肌使肩关节外展;冈下肌使肩关节旋外;颈夹肌收缩使头颈侧屈和回旋,总之都是发生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所以,通过斜内上刺,刺激大小圆肌的缝隙,或者触碰大圆肌的边,都可以调节肩部的横向运动。------ 刺法3 ------
斜上或斜外上刺:三角肌后束肌腹下 将针放平针刺,可治疗三角肌后束的损伤;对于手三阳经的合病问题,可通过刺激肩三针,即肩贞穴、肩髎、肩髃穴进行治疗。如:° 肩贞(手太阳经):三角肌后束后缘
° 肩髎(手少阳经):三角肌中束和后束
° 肩髃(手阳明经):三角肌前束和中束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