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将至,气阴两伤,神疲乏力,益气养阴生脉散
导读:养阴敛汗可以点揉复溜和太渊穴。复溜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具有补肾益阴,敛汗清热的作用;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具有补肺气益肺阴的作用,要知道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
进入暑期,天气炎热,暑气袭人,流汗太多,也容易耗气伤阴,导致气阴两虚,出现心烦、四肢无力等症状,治疗的时候要以益气养阴生津为主。生脉散是一个益气养阴、敛汗生脉的方剂,可以缓解症状,让身体恢复活力,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剂。
生脉散
方剂组成:麦冬、人参、五味子
功效:益气养阴,敛汗生脉。
主治:气阴两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多脉虚;久咳伤肺,气阴两亏,干咳少痰,食少消瘦,虚热喘促,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脉微细弱;或疮疡溃后,脓水出多,气阴俱虚,口干喘促,烦躁不安,睡卧不宁。
在生脉散的方剂组成中,人参是君药,大补元气,益气生津;麦冬具有养阴清肺,生津敛汗,兼清虚热的功效,是臣药;五味子可以敛肺止渴、止汗,是佐药。三味药合在一起,共同起到补肺益气,养阴生津的功效。
以药性来推穴性,益气生津可以点揉足三里,足三里是气血生化之源,功效相当于人参。
养阴敛汗可以点揉复溜和太渊穴。复溜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具有补肾益阴,敛汗清热的作用;太渊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具有补肺气益肺阴的作用,要知道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
复溜快速取穴: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小腿内侧,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
由于这里是取穴位的补益之效,因此点揉以上诸穴时,手法宜轻柔,操作时间宜长,通过持久的刺激,使刺激渗透到穴位内而获效,心急不得哟!
古有“肺主呼气,肾主纳气”的说法,两穴相配一肺一肾,且均有益气收敛之性,恰与入肺的麦冬、入肺肾的五味子功效相合。以上三个穴位配合使用,相当于人体自备的生脉散。
俗话说“热在三伏”
即将到来的小暑节气恰在初伏前后,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宜多食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苡仁、猪苓、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多食西瓜、黄瓜、丝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同时,家中可备藿香正气水。
小暑时节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营养不足,脾胃生化缺乏“源”,就不能滋养全身,气血就会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甚至罹患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腹胀、腹痛、泛酸、烧心,甚至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之症。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以小暑前后一个月产的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
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消暑的黄瓜焖鳝鱼就比较好,而且方便简单。黄鳝宰杀洗净血水,切成两厘米长的段。黄瓜切条,准备姜片,蒜片,葱段,红尖椒切圈。锅烧热加油,炒香姜蒜片和葱白,加黄鳝一起爆炒至变色卷起,加入红尖椒圈,烹入黄酒少许,然后加水和黄瓜、紫苏叶煮6分钟,调盐、鸡精、胡椒粉,加入葱段和香油即可出锅。
吃了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