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高温酷热,中暑说晕就晕,两穴相配起效快
导读:人中也叫水沟,是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的地方,因此被认为是阴阳经气的交汇点。掐按或者针刺人中穴,可以调节经气,疏通气血,平衡阴阳。在遇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掐按人中穴,往往能够回阳救逆,使人恢复知觉。
热热热,湿热,闷热,无处躲藏.......
这就是“三伏天”给人的感觉,高温烤人、暑热难耐,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暑乃夏季的主气。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 病情重者,为“中暑”。
中暑
古代也叫中暍
是炎热的夏天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病症
中暑通常都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的环境中,或者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由于空气不流通、散热困难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
中暑的人一般会表现出体温极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面色潮红、烦躁不安、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心跳加快、动作不协调、走路不稳甚至晕厥等症状。
中暑的分类有哪些呢?1.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 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快,体温升至38.5℃以上。
3. 重症中暑:除轻症中暑症状外,还有心律失常,全身肌肉抽搐,甚至面色苍白,冷汗淋漓,休克等严重危急生命的症状,要及时送到医院中进行相应处理。
如果不幸“中招”应该怎么办呢?
试试人体里自备的解暑药,其实也是我们身上的急救穴位,包括人中穴和十宣穴。
人中也叫水沟,是督脉与手足阳明经交会的地方,因此被认为是阴阳经气的交汇点。掐按或者针刺人中穴,可以调节经气,疏通气血,平衡阴阳。在遇到中暑等紧急情况时掐按人中穴,往往能够回阳救逆,使人恢复知觉。
根据现代临床观察,连续刺激人中穴,能够提升血压,恢复呼吸的节律性,因而能够保证人的机体各个重要器官在危急情况下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的活力。掐按的方法是让患者的头部尽量放平,将拇指竖起,用拇指的指尖用力掐按人中穴,持续用力一分钟,稍微放松后重复掐按,直到患者苏醒或者症状缓解。
快速取穴:位于面部正中、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
还有一组可以配合人中轮流掐按的急救穴位,名叫“十宣”。十宣穴其实就在我们十个手指的指尖,总共十个穴位。掐按十宣穴同样具有清热开窍醒神的功效。人中和十宣交替掐按,可以缓解中暑引起的晕厥。
快速取穴:仰掌,十指微屈,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
掐按人中和十宣都是缓解中暑晕厥症状的急救方法,除掐按穴位以外,还应该尽快让患者离开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可以喝一点含有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果患者中暑的症状很重,则要果断地送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与此同时,“三伏天”在饮食上也应注意清热祛暑,宜多食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苡仁、猪苓、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多食西瓜、黄瓜、丝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同时,家中可备藿香正气水。
对于老年人来说,三伏天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要少;加上人到老年,大脑对口渴的反应也较为迟钝,可能身体已经处于脱水状态而不自知,所以老年人在夏天最容易脱水。脱水会使血液黏稠,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变缓,发生中风的几率自然增高。
研究发现,夏季易发生“热中风”,除了气温高的原因外,较低的气压也是诱发因素。而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平时不喜欢喝水,并且,为了避免夜尿多,养成了睡前少喝水甚至不喝水的习惯,这种做法很危险。
清晨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段一天当中清晨是老年人最容易发生意外的时段,心肌梗塞通常是在起床后的两三个小时之内,脑梗塞则是在天亮快起床前或刚刚起床后的时间。而这两类疾病的发生都与血液浓缩引起血栓形成、将血管堵塞有关。而老年人体内缺水是血液浓缩最直接的原因。
预防“热中风”应该怎么补水呢?
1.预防这类“中风”,首先是要注意补充水分,“不渴时也要常喝水”;
2.有过中风史的病人,其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症状,一般来说,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酸软、频频打哈欠等都是中风的预兆,这些症状明显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切不可视作一般的感冒或疲劳;
3.防暑降温要适时适中,饮食结构要科学合理,“保驾”药物要有备无患。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