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日常保健穴位处方
导读:中风后遗症属于针灸的优势病种,毋庸置疑,甚至可以说是针灸的“老牌病种”,所以对于“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也是“百家齐放”,每位医生都有自己的诊疗方法与思路。
中风后遗症属于针灸的优势病种,毋庸置疑,甚至可以说是针灸的“老牌病种”,所以对于“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也是“百家齐放”,每位医生都有自己的诊疗方法与思路。
中风后遗症是指急性脑血管发病后,遗留的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中医学的疾病名称,归结起来留下的后遗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言语功能障碍等。
手指屈伸不利是中风偏瘫主要的后遗症之一,主要表现为手指处于病理性屈曲,不可正常伸直的状态。这种屈伸不利与肘臂、手指部内侧屈肌过度紧张收缩造成内侧肌张力高,使内侧肌肉处于挛缩状态有关。手指屈伸不利不仅影响日常行动,如吃饭、写字、系鞋带等,还容易给患者带来负面情绪,影响患者身心健康。
我们可以选择三阳络穴。三阳络在两个骨头之间,腕背横纹上4寸。
三阳络穴能够防治中风后遗症——手指屈伸不利与其穴位下解剖结构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我们的手指能够活动与控制手指活动的肌肉的正常功能密切相关,如伸拇指肌控制拇指的伸直,伸指肌控制食、中、无名指的伸直,伸小指肌控制小指的伸直,这三条肌肉的肌腱向上融合,正好交错于三阳络。所以通过对三阳络的刺激,可以间接调控这三条肌肉的功能,治疗手指的屈伸不利。
除了使用前臂的三阳络穴,还可以配合使用合谷穴。
合谷穴所在位置有两条肌肉,分别是第一骨间背侧肌与拇长展肌,这两条肌肉影响手指的屈伸功能。按揉合谷穴,可通过调节这两块肌肉的力量以缓解手指屈伸不利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使用以下两个穴位操作方法可以较好的缓解手指屈伸不利。
弹拨三阳络
将一侧手的拇指指端立起置于另一侧手的三阳络上,施以由轻到重的力量,按到一定深度能感觉到三阳络下斜行的肌腱后,点按下去使局部出现轻微酸胀感,后用上臂的力量带动拇指左右匀速缓慢地摆动,每次操作30-50下,每天2-4次。
点揉合谷穴
张开手掌,一手的拇指指端立起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处,其余四指置于手背上起固定作用。施加由轻到重的力量按压合谷穴,直到局部出现明显的酸胀感,保持3-5秒,然后顺时针揉15-20秒,反复操作10-15次,左右手交替,每天按揉3-5次。
对于手指屈伸不利的人群要坚持按摩这两个穴位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中风偏瘫患者长期不能运动,下肢容易出现萎软无力。此时,大腿、小腿的肌肉力量脆弱,致使患者站立、运动都愈加困难。所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才能使中风偏瘫患者有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下肢肌肉包括覆盖在大腿和小腿表面的肌肉群,治疗时我们通常先增强大腿的肌肉力量,因为人体的站立与行走,主要靠大腿肌肉“贡献”的力量。当大腿的肌肉力量增强了,可以辅助患者做主动运动,对于大腿小腿力量的增强都有较好的帮助。
对于中风后遗症留下的下肢萎软无力可以选择点揉髀关穴。
操作时取仰卧位,屈曲下肢,用一手拇指指端点按髀关穴,力量由轻到重,并保持一定的的力度点按5-10秒,顺时针揉10-15秒,然后伸直下肢,反复操作30-50次,每天2-4次,以髀关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中风偏瘫后遗症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有两类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是康复训练。要有针对性地对损伤的肌肉以及语言功能、认知功能进行周期性地训练。
第二就是进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可以发挥以下几点作用。让患者具备锻炼基础;治疗和缓解锻炼过程当中出现的新损伤或劳累困乏的状态;通过针灸的刺激建立外周和大脑之间的对应反射,从而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神经调控功能。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