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将至|饮食起居,这些养生原则你知道吗?
导读:冬月阳在内,阴气在外,人们不要扰动阳气,早睡晚起。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耗阳,使人体与冬藏之气相应。穿贴身柔和的衣物,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晒太阳,以保持人体的体温、体力及正气。小寒时节当温补肾阳,强正气,御寒固表补肺。
小寒
二十四节气-小寒
小寒
时节
小寒
节气养生
在古代中国人眼中,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养生
要以养肾为先
中医上有一年四季中“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的原则,所以冬季最应该养肾,而且也是养肾的最好时机。那么,面对如此寒冷的天气,究竟如何养肾呢?
因为冬季昼短夜长,冬季养生养肾在起居上宜坚持早睡晚起.避寒保暖,空气新鲜。冬月阳在内,阴气在外,人们不要扰动阳气,早睡晚起。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耗阳,使人体与冬藏之气相应。穿贴身柔和的衣物,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晒太阳,以保持人体的体温、体力及正气。小寒时节当温补肾阳,强正气,御寒固表补肺。
/ 饮食保养,滋补防寒 /
冬季天气寒冷,此时也正是阴邪最盛的时候,也就是中医上所谓的阴邪。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对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所以在冬日里广受欢迎。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膏方一般由20余味的中药组成,属大方、复方范畴,且服用时间较长,因此,制定膏方更应注重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应该针对患者的疾病性质和体质类型。另外,膏方中多含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其性黏腻难化,若不顾实际情况,一味纯补峻补,每每会妨碍气血,于健康无益。因此,膏方的处方需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特色,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注重体质差异,量体用药;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调畅人体气血阴阳,以平为期;斡旋脾胃升降,以喜为补;同时还要着意通补相兼,动静结合。
/ 起居上要注意保暖 /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适当锻炼 强身健体防病 /
冬至日一阳生后,就可以适当增加用的了。但小寒时节,要注意防寒保温,减少户外活动。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