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必备】孩子经常便秘,手把手学习推拿方法
导读:便秘可以引起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从而影响到孩子的体格和智力发育,若长期食欲不振会使体重增加缓慢。排便时坚硬的大便可使肛门发生裂伤,引起出血、疼痛,导致孩子害怕排便、不敢排便。
由于小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饮食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小儿便秘。看着宝宝痛苦难受的样子,宝爸宝妈们的内心也是煎熬无比。
在日常生活当中,小儿排便不畅是很常见的,临床上小儿便秘也是很常见的病症。根据统计,发生便秘的年龄约1/4在1岁内,多数在2~4岁期间,便秘在小儿胃肠道疾病中占20%~25%。便秘可以引起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从而影响到孩子的体格和智力发育,若长期食欲不振会使体重增加缓慢。排便时坚硬的大便可使肛门发生裂伤,引起出血、疼痛,导致孩子害怕排便、不敢排便。中医认为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大肠、肺、肾等均有关。在饮食水谷传化过程中,胃主受纳,相当于一个大容器,把食物积聚起来使之“腐熟”;脾主运化,将胃里腐熟的水谷消化成可以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受盛之官”小肠对经过脾胃作用后的水谷进行“泌别清浊”处理,进一步消化然后把有用的精微物质和无用的糟粕分开,最后糟粕经过大肠传导排出体外。所以,胃的腐熟失常,脾的运化失司,小肠的泌别失职,大肠的传导异常,均可引起大便异常。
手把手学习推拿方法
第1步:推脾经200次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旋推或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桡侧(外侧)从指尖向掌根方向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为推脾经。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第2步:清大肠200次
位置:食指桡侧(近拇指一侧),自指尖至虎口(食指与拇指在手掌部衔接处)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从虎口直推向食指尖为清,称清大肠;反之为补,称补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推100~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3步:顺摩腹5分钟
位置:腹部中间,肚脐周围。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环指指肚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以掌抚摩者称掌摩法,以指抚摩者称指摩法。
操作:用手掌或三指并拢按在腹部轻轻地摩动,顺时针摩5分钟。
要领:用力要轻柔适当,速度宜均匀协调,操作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指摩可稍轻快,掌摩可稍重缓。注意一定是顺时针摩动!
第4步:揉天枢100次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两手拇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按揉50~1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5步:推下七节骨300次
位置:命门(第2腰椎下凹陷中)至尾椎骨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上向下做直推,称为推下七节骨。反之,自下向上推,称为推上七节骨。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6步:揉龟尾50次
位置:在尾骨端。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揉50~1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7步:揉上巨虚100次
位置:膝关节外侧间隙下6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按揉50~1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