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的原理
导读:舌诊,是通过观察人体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的变化,以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又称望舌。
舌诊:
舌诊,是通过观察人体舌质、舌苔和舌下络脉的变化,以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又称望舌。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诊法之一。
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便记载有舌诊的基本理论以及舌与内脏之间的关系。
如《素问·刺热》曰:“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灵枢·热病》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出“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元代敖氏所著《伤寒金镜录》记载舌象图36 幅,结合临床,详细论述了各种舌象所主病证及治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舌诊专著。
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明显,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病位的浅深,病邪的性质、邪正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是临床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舌诊的原理有三:
01
脏腑经络联系于舌
舌与脏腑主要是通过经络构成联系。在脏腑中、尤以心和脾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
舌为心之苗窍,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灵枢·脉度》说:“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因心主血脉,而舌的脉络丰富,心血上荣于舌,故人体气血运行情况可反映在舌质的颜色上;心主神明,舌体的运动又受心神的支配,因而舌体运动是否灵活自如,语言是否清晰,与神志密切相关。故舌可以反映心、神的病变。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居口中司味觉。《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故曰脾开窍于口。中医学认为,舌苔是由胃气熏蒸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如章虚谷说:“脾胃为中土,邪入胃则生苔,如地上生草也。”舌体赖气血充养,所以舌象能反映气血的盛衰,与脾主运化、化生气血的功能直接相关。
此外,肝藏血、主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肾藏精,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足太阳膀胱经经筋结于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其他脏腑组织由经络沟通,也直接或间接与舌产生联系,因而脏腑一旦发生病变,舌象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舌可作为观察体内脏腑气血盛衰变化的窗口。
02
舌面的脏腑分候
脏腑的病变反映于舌面,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以五脏来划分,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舌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以胃经划分,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此法适用于胃病的诊断。
以三焦来划分,舌尖诊察上焦(心肺),舌中诊察中焦(脾胃),舌根诊察下焦(肝肾)。此法适用于温热病的诊断。
内脏病变与舌象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但临床中还需四诊合参,结合全身症状进行辨证分析。03
气血津液充养于舌
舌为血脉丰富的肌性器官,有赖气血的濡养和津液的滋润。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有关;舌苔和舌体的润燥与津液的盈亏有关。舌下肉阜部有金津、玉液,中医认为唾为肾液、涎为脾液,皆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输布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肾、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病邪性质的寒热。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