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神阙穴被称为人体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呢?
导读:神阙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是先天与后天的关键联系点,是先天经络系统的核心。可以说,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而围绕神阙在腹部进行治疗,就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神阙,位于肚脐的正中,这个位置因为难以消毒,针刺后易感染而被禁针,也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但它却是人体腹部的核心。
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所以神阙之名的意思就是指先天留下的标记。我们知道,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的系带,胎儿是靠脐带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产物。胎儿出生离开母体后,脐带即被切断,与先天的联系也被切断,所以位于脐窝处的神阙也就成为了我们曾经与先天沟通的标记。而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经络是人体的调控系统,那么人体最早的经络将汇聚于神阙,通过脐带接受母体的调控,因此也可以把神阙这个位置理解为先天经络系统的核心位置或标记。
神阙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是先天与后天的关键联系点,是先天经络系统的核心。可以说,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而围绕神阙在腹部进行治疗,就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沟通腹部先后天 以神阙为界,脐以上为地,脐以下为天。地在上,是因为脐以上为中焦,居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化生水谷精微物质,供应人体后天营养,为后天之本。
天在下,是因为脐以下为下焦,居肝肾,肾藏先天精气,主生长发育,而肝藏血,精血同源,相互资生,所以肝肾合称为先天之本。
脐在中,脐水平线就是先天与后天的分界线。程氏针灸的三步摩腹法,就是让先天精气与后天水谷之气相互沟通的养生方法:
将双手搓热后,手掌叠放于腹部,稍用力下按,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动,范围由小至大,称为摩腹。
当双掌位于侧腹部时,压于下的一只手的手指部用力回拉,压在上的另外一只手的掌根部用力回推,当摩动到另外一侧腹部时,原来压于上的手换到下面,用手指回拉,原来压于下的手换到上面,用掌根回推,如此反复推摩;
动作宜缓慢而柔和,连续50-80次为宜。当推摩至30次左右时,会听到肠鸣之声,推摩至50次左右时,全腹会有热感,周身舒泰;一天三次,一般于餐后1-2小时操作为宜。 而这一方法操作的关键在于以下两点第一,手掌在上腹时要摩动至中脘,在下腹时要摩动至关元
六腑会中脘,中脘是补益后天的关键所在;关元汇元气,关元是补益先天的重要穴位。两穴在同一个手法中被同时刺激,可收先后天同补的效果。
第二,手掌摩动到侧腹时,掌根与指尖协同用力向对侧推拉。
这一方法不仅可以使腹腹横向摇摆起来,促进肠的蠕动,从而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刺激到天地之间、先后天之气相互转枢的关键穴位——天枢与大横。
天枢,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脐旁约两指宽处;大横,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脐旁约四指宽处。正如第二节中所描述的,脾与胃,一升一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两者互为表里,协同起效,同时刺激,共奏沟通先后天精气之功。
另外,还有一种灸法,可以达到补充肾气,调节任脉气血流通的方法。
这种保健灸法,在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是这样记载的:“故神阙之灸,须填细盐,然后灸之,以多为良,若灸之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若灸少,则时或暂愈,后恐复发,必难救矣。但夏月人神在脐,乃不宜灸。”这里详细说明了灸神阙穴的方法,就是先用细粒盐把脐部填满(因为脐部一个是不平,另外是不能进行直接灸),然后再实行灸。并且强调要想达到补充元气,甚至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灸的壮数足够多,达三五百壮方可获得预期的效果。 如果是那种脾胃比较虚弱的人,平时老是拉肚子,怎么办呢?我们灸神阙穴就可达到止泻的目的。这种灸法,就不再是隔盐灸了,而是一种隔药饼灸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制作药饼。方法是首先取丁香、肉桂、甘松、山奈各等分,加工为末,然后再在药末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加入水,揉捏成作成大约直径2.5cm、厚0.5cm的圆形药饼,用针在药饼上刺几个孔。药饼就成了。然后将药饼放在肚脐上,再将揉成鸡蛋大小的艾绒放在药饼上,每次灸3~5壮,这样连灸三至五天,可以取得疗效。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