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多用,既可以调神,又可以治疗疟疾
导读:在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情绪不宁,精神异常的时候,可以在间使穴针刺,如果身边没有针,也可以点按间使穴缓解这样的突发精神疾病。
间使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在腕掌侧横纹上三寸,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通于心包之性质,说明间使穴具有一定的调节心神的作用,《金鉴》中记载:”间使穴如有鬼神行使期间,因名间使”。间使穴为扁鹊十三鬼穴之中的鬼路穴,从名称上看,进一步说明间使的调神效果。
在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情绪不宁,精神异常的时候,可以在间使穴针刺,如果身边没有针,也可以点按间使穴缓解这样的突发精神疾病。点按时候,将拇指力气,指尖朝下,置于间使穴位上,缓缓的将指尖向下按,停留5秒钟,在缓缓的抬起,连续16个回合,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也能起到较好的宁心安神的作用。此外,《针灸集要》中记载:“五种疟疾:刺间使。”,中医将疟疾分为正虐、温虐、寒虐、劳虐、虐母,遇到疟疾,可以选择间使穴治疗。为什么手厥阴心包经上的其它穴位没有明确提出可以治疗疟疾,间使穴却可以治疗疟疾呢?而且五种疟疾都可以治疗,间使穴的特殊之处在哪里呢? 疟疾
在中医看来,疟疾多由感受疟邪,邪正交争所致,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
典型的发作过程是:急骤发病,首先表现恶寒,面色苍白,肢体厥冷,虽盖厚被而不觉温;继则壮热,面色潮红,头痛如劈,口渴引饮,虽近冰水而不凉;最后,全身大汗,体温骤然降至正常,头痛消失,顿感轻松舒适,常安然人睡。整个过程通常持续5—8小时左右。多数疟疾患者,间歇一日之后,又有类似症状的发作。所以周期性及间歇性是疟疾临床表现的重要特征。
疟疾名称多是根据疟疾阴阳偏盛、寒热多少的不同来命名,将通常情况下所形成的疟疾称为正疟;素体阳盛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热偏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少热多者,称为温疟;素体阳虚及疟邪引起的病理变化以阳虚寒盛为主,临床表现寒多热少者,称为寒疟。疟病日久,疟邪久留,使人体气血耗伤,正气不足,每遇劳累,疟邪复与卫气相集而引起发病者,则称为劳疟。疟病日久,气机郁滞,血脉瘀滞,津凝成痰,气滞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形成疟母。
通过以上对疟疾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病变过程及名称由来的介绍,我们对于疟疾有了一些了解,现在我们一起了解古代文献又是如何记载间使穴对疟疾的治疗作用。《针灸集要》明确的记载 “五疟疾:刺间使,寒多补之,热多泻之;未愈劳百灸,未发前已发后效。”也就是说遇到疟疾时,寒虐多用针刺间使补法,热疟多用针刺间使穴泻法,劳虐可以再间使穴用艾灸疗法等。 在治疗上,我们知道间使穴虽然为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的经穴,经穴具有“主喘咳寒热”的作用,但手厥阴经脉病候当中并没有记载寒热的病候,为什么间使穴可以治疗寒热疾病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解释
《肘后歌》中有记载 “疟疾寒热真可畏,须知虚实可真意,间使宜透支沟中,大狂七壮合圣治。”支沟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络上的穴位,在腕背横纹上3寸,桡骨与尺骨之间。所以间使穴治疗疟疾寒热可通过间使透支沟来发挥作用的。 间使穴的针刺,结合程氏针灸对针刺补泻的认识,寒虐补法刺激量宜轻,热虐宜泻,刺激量宜重,治疗寒热疟疾时要直刺到地部,透刺支沟穴,深刺时候要注意不宜反复做提擦捻转手法,仅仅采用震颤催气法,不带动穴位下组织移动,但是带动穴位下组织震动,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