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的定位的三才针法
导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与主管人体消化功能的脏腑密切联系,而脾胃,中医认为是人后天生存的根本。脾胃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负责人进食的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将所吸收的营养物质、水运输、转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发挥营养、滋润的作用。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再看看足三里的作用及其三才针法。
足三里能够治疗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障碍、腰腿疲劳、皮肤粗糙也很有效。足三里有如此多的作用,从中医角度上来讲,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以治疗六腑病症为重,而胃为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等六腑之首。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与主管人体消化功能的脏腑密切联系,而脾胃,中医认为是人后天生存的根本。脾胃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负责人进食的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将所吸收的营养物质、水运输、转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发挥营养、滋润的作用。人自脱离母体以后,要维持生存,就离不开两种必要的物质条件:空气、饮食。而脾胃就是主导人的食欲、消化、吸收、分布利用的主要脏腑,所以脾胃的功能正常,就能够为全身提供正常的营养供应,人体的正气也就有充足的化生来源。脾胃还是气血化生的源头,这使阳明经成为所有经脉中气血最为旺盛的经脉,即“多气多血”的经脉。人体的生理功能离不开血的滋养,也离不开气的推动。脾胃又是后天之本,有了后天气血的适当滋养,也可以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足三里穴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作用,与其丰富的三才针法有关,不同层次的针刺各有其侧重的治疗范围。
一 足三里天部针法络脉病候刺血
《黄帝明堂经》:善鼓颔,腰痛不可以顾,顾而有似拔者,善悲,上下取之,出血,见血立已。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胻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灸法用于养生保健
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窦太师秘传》曰:治诸虚百劳病,劳嗽体倦,上虚下实,腹胀满,胃气不足,食气,水气蛊毒诸症。
二 天部针刺主治经脉病候刺法:直刺3寸。
针尖止于胫骨前肌肌筋膜上。行点刺震颤法。针感可达踝、足趾。指压足三里下方,搬倒针柄,指向病所,行点刺震颤法,针感逆传至膝、髋、胃。
人部主经筋病候
足阳明经筋病候: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刺法一:进针点在胫骨前肌,足阳明经筋。斜外刺10度,进针5分,针感向远端传导,引发胫骨前肌自发抽动。
刺法二:进针点子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的缝隙,阳明、少阳经筋。直刺5分,针身行于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引发两肌抽动。
地部治痹
主治:《灵枢 四时气》: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
刺法:斜内刺10度,进针2寸许,针感呈细长线状传至足踝。
除了讲授足三里的理论知识,程凯教授还现场演示了足三里的三才针刺方法,不同层次的治疗作用,程凯教授尤其详细的讲解了足三里天部针刺方法。在循经感传之时,以凉或者按压的刺激会阻碍针感的传导,而以温的、引导氏的刺激则会加速针感的传导,在场的医生都受益良多。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