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燥邪当道,老年人易便秘,通便穴早知道
导读: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症状,更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
秋季燥邪当道,侵袭胃肠道,就会出现大便干结,排出困难。
便 秘中医认为便秘的发生,与脾、胃、小肠、大肠、肺、肾等都有关系。
在饮食水谷的传化过程中,胃主受纳,相当于一个大容器,把食物积聚起来,使之腐熟;脾主运化,即将胃里腐熟的水谷消化成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精微物质;小肠对经过脾胃作用后的水谷进行“泌别清浊”处理,进一步消化,把有用的精华和无用的糟粕分开;最后糟粕经过大肠传导排出体外。可见,胃的腐熟失常、脾的运化失司、小肠的泌别失职、大肠的传导异常,都有可能引起大便异常。肾主液,肺主气,当肾虚肺燥时也可引起便秘。
便秘作为一种常见症状,更容易发生在老年人身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
为什么特别强调老年人呢?因为老年人便秘与胃肠蠕动弱有关系,所以增强胃肠蠕动,可以缓解便秘。
大肠是一个回字形的结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然后接直肠。食物从小肠排入到大肠当中,经过的路线大概有一米多长,所以在这段非常容易出现一些影响排便的因素。
缓解便秘的关键穴位主要集中在大肠段上几个关键的点,这些点都在拐弯处。如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的拐弯处。
明白了选穴的原理,大家应该都知道腹周的穴位该如何选择了:
升结肠——横结肠拐弯处:右侧的大横穴,为什么是右侧,因为肠道的走形是从右侧开始的,大横穴在肚脐中心往右侧四寸腹直肌的外缘,这个位置刚好是升结肠转换为横结肠的那个点,所以我们刺激到这个位置就可以刺激到升结肠。
大肠与小肠交界处:水分穴是在横结肠上的一个穴位。在肚脐中心向上一寸,分水的穴位,刚好是大肠的底部,大肠和小肠的交界区。这个穴位对于我们的代谢功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横结肠——降结肠拐弯处:左侧的大横穴:大横穴在肚脐中心往左侧四寸腹直肌的外缘,这个位置刚好是横结肠转换为降结肠的那个点,所以我们刺激到这个位置就可以刺激到降结肠。
降结肠——乙状结肠拐弯处:乙状结肠上段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这个穴位叫做腹结。是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相互交接移行的位置,这个穴位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方向下约一点三寸旁开四寸,在腹直肌的外缘,这是乙状结肠的头。再往下是人体乙状结肠的下端,对临床当中一些常见的便秘患者,比如说他已经是三四天没有排便了,这时候你用手去触摸一下他左侧下腹乙状结肠的位置,往往可以触诊到硬硬的肠形。
乙状结肠:水道穴:“乙”字是拐弯的意思,从降结肠到乙状结肠这个位置有明显的拐弯,所以这个位置往往是几天不便出现堵塞情况的位置。这个位置就对应我们的水道穴,水道穴是乙状结肠的尾。
那我们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刺激这几个穴位呢?
按照肠蠕动的方向,因为要通便,那我们刺激的顺序就是先右侧的大横,再是肚脐上方的水分,接着是左侧的大横、腹结,最后是左侧的水道。
刺激的方法叫做震颤法。就是用我们的手指,你可以两个或三个手指并拢在一起,对准这个穴位用力点下去,点到最深的地方坚持住,然后开始做震颤。如果你一只手没有力量,就是两只手一起,这样做震颤。坚持三十秒钟,三十秒钟之后停下来休息一下,再继续坚持。大概对一个穴位的刺激,要至少坚持到两三分钟以上,自己完全都可以操作。
这组穴位刺激不管对于哪种类型的便秘都可以起到即时的缓解作用。还可以通过触诊感觉肠道堵塞的位置对肠道进行刺激以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