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
导读: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病位在肺、胃、肾,可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日益剧增。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特征是患者的血糖长期高于标准值。高血糖会造成俗称“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食、多饮、频尿及体重下降。
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病位在肺、胃、肾,可根据症状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主要表现为口渴,与肺最为相关。
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输布津液。若肺受燥热所伤,那么津液就不能输布,而是直趋下行,随小便排除,故会出现口渴、小便频数的症状;
中消主要表现为多食,与胃最为相关。
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若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就会出现口渴多饮,食多容易饥饿的症状;
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与肾最为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若肾阴亏虚就会导致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消谷善饥,肾失固摄,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排出则尿多味甜。研究表明,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很多,且繁杂,其具备的典型特征是高血糖,属于终身性代谢异常疾病,会诱发微血管、大血管等受损,同时也会对眼睛、足部、心、脑部等造成损害。依照国际卫生部门的数据统计得出,其并发症超过上百种,是现今各类疾病中并发症最多的。且患者患糖尿病10年之后,约有25%~35%的病人会出现一类并发症,且无法逆转。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哪些呢?01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特异性并发症,其典型病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其中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可引起心肌广泛灶性坏死,称为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肌纤维化,心肌糖脂代谢障碍,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异常,胰岛素抵抗等等。
02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发病率很高,糖尿病患者中大概有20%~30%会并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由于周围神经异变、炎性反应和血管异变等共同发挥作用而引起的。其表现是严重度不一的神经病症、溃烂、感染、神经病变性骨折等,诱发足部软组织与骨关节的受损或异变,乃至会出现截肢。
0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16~64岁年龄段的首位致盲原因,病理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基底膜加厚、微血管堵塞、经血视网膜屏障功能受损所造成的渗透,从而导致视网膜水肿,引起新生血管的形成。
04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内的主要并发症,研究表明,其与高血糖、胰岛素不足、糖尿病血管异变和激素水平紊乱等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表现为人躯体骨骼长期疼痛和功能受损,伤残率及死亡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了糖尿病除了根据医嘱合理用药,还需要患者规范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石。
饮食方面:每天至少1斤蔬菜,以绿叶蔬菜为主,多吃深色蔬菜。每餐主食千重不超过2两,可以粗粮细粮混合吃,但总量不超过2两。每天可吃不超过4两的低糖水果,最好两餐之间吃。运动方面: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训练的组合运动比单一的运动更有效。它可以结合两种运动的优势,提升血糖控制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及降低炎症,能在相同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常见抗阻运动包括平板支撑、深蹲、哑铃操等。最佳运动时间应在进食1小时后,即吃第一口饭算起的1小时后。糖友每周至少要运动5次,以增加热量消耗并减重。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