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好不好,脸上见分晓!艾灸这些穴位,比任何药都管用!
导读:进入深冬,朋友圈都开始陆续“下雪”了,然而随着气温下降,胃病就诊却“升温”了……胃酸、胃胀、胃疼导致的胃病复发、胃部不适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和以往比,真正关注胃病的人却越来越少。有多少人,外卖的支出越来越多,生冷油腻的食物越吃越多,便秘的次数越来越多,明明脾胃经常“罢工”,却有恃无恐。
脾胃不好,是最容易从外表看出来的:
面色苍白,口唇没有光泽;
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
身材肥胖,看似体格庞大,却一点都不结实;
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未老先衰……
这诸多症状多是由于脾胃功能受损造成的。
看一个人脾胃好不好,可以看以下几个部位:
1.口唇
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爆皮、裂口子。
2.口臭、牙龈肿痛
口臭和牙龈肿痛常与脾胃消化不能不良有关。睡觉时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
3.鼻子
脾胃的经脉和人的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子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4.眼睛
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视物不清。另外,脾和人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出了问题。
5.耳朵
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6.手脚凉、拉肚子
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常觉得身上没劲儿,手脚冰凉,有时还会拉肚子。
因此,当你有以上症状时,就要警惕,可能是你的脾胃在向你发出警告了。
那么回到我们开头的问题,冬季为何胃病高发?
首先,冬季寒冷的天气会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受寒,胃部也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出现功能失调或紊乱。冬季易感冒,很多人在服药方面没有注意,胃部本身状况不佳,在药物的作用下,就容易胃病复发。
其次,冬天人们的运动量相对较少,身体的血液循环也减缓了,跟动物冬眠有点类似,这时候肠胃蠕动能力也有衰减,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而且,冬天人们的胃口一般比较好,容易出现大吃大喝的的情况,胃部的负担也会增加,所以冬季也就成为了胃病高发期。
问题来了,冬季我们该如何养胃,预防胃病呢?
1.食疗
食疗方面,可以食用白术和山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是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等症的常用药材。吃山药可健脾益胃、助消化,对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帮助。
此外,饮食上要遵循“勿令极饱、勿令拥塞”的原则,不要暴饮暴食。也尽量少吃生冷或者寒凉的食物,注意身体以及胃部的保暖。想要达到暖胃的功效,还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加入适量的胡椒火生姜,它们有暖胃、保健脾胃的效果。
2.艾灸
艾灸选穴需病证结合,对症择之。一般常用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神阙、脾俞、胃俞,痰多加丰隆,恶心加内关,便秘加天枢、支沟,体虚多病加百会、大椎、命门、太溪或三阴交。
每次选灸5-6个穴位即可,轻者隔日或一周两次,重者每日一次甚至一日两次。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胃口、气色都会越来越好。
3.小动作
·按摩肚子
很多脾经穴位在我们的肚子上,它们一般在人体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地方,如果按压这个位置会感到疼痛的话,那么你的脾多不健康。按摩腹部可以疏通脾经,增强脾功能,具体的做法是:仰卧在床,肚脐为中心,摩擦双手,待双手温热时,用手掌顺时针旋转、按摩20次,按摩不宜太重,太重了肚子会难受,也不能太轻,太轻按摩就没有效果了,根据自己的感觉把握力度。
·按摩小腿
小腿上有很多穴位,有些穴位在脾胃经上,比如阴陵泉穴和足三里穴,因此按摩小腿也是一个不错的养脾方法。按摩时要从上到下,慢慢按摩,按摩力度不能太重,也不要太轻,以自己的能够承受的力度为佳,每天坚持睡前按摩3次。注意饱腹时、或者很饥饿的时候不要按摩。
·动动脚趾
如果你的脾胃健康、脾胃功能强的话,站立时用脚趾抓地会很牢固,反之,脚趾抓地就无力。想要锻炼脾胃,可以试试通过锻炼脚趾的方法。方法很简单,站立或坐好时,双脚放平在地面上,要紧紧贴着地面,然后脚趾抓地、放松,交替的进行,时间不计长短,随意进行锻炼。这种方法能达到健脾的原因是,一松一紧的脚趾锻炼可以刺激到小腿的脾经。
·蹲马步
扎马步是古人练功的基本功,也是很多运动的基本功,蹲马步可以强化下半身肌力,巩固下盘,帮助我们健脾胃。蹲马步时双脚打开,距离为肩宽的两倍,双手扶住膝盖,微蹲马步,上半身要保持挺直,身体上下浮动,蹲的最低点,以膝盖不超过脚尖为标准,每次做1-2分钟。
胃病常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当胃部出现不适一定要尽早处理,及早提防,打好冬季“保胃战”!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