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关,如何用它来解决腰痛问题?
导读:髀关,出自《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髀关,出自《灵枢·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经穴命名浅解》认为:“通内达外之处为关,膝上的大骨名髀,上端为杵,接柱髀枢,下端为槌,连接于胻骨,穴适当二者交关之处,因名髀关。”
唐代以前,此穴主治多为膝寒、下肢痿痹,比如《针灸甲乙经》记载此穴主治“膝寒痹不仁,不可屈伸”,《备急千金要方》“膝寒不仁,痿痹不得屈伸”。
宋代以后,新增加一些病症,比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其主治“痹厥,股内筋络急”,《针灸聚英》记载其主“腰痛,足麻木,痿痹,小腹引喉痹。”
° 此穴处于大腿之两端,何以治愈膝寒?° “股内筋络急”,股内筋络归属足太阴、足厥阴,为何足阳明经穴治了他经病? ° 腰痛,小腹引喉痛和髀有何关系?
° 下肢痿痹,股痛,屈伸不利,是哪个肌群出了问题?
° “股内筋络急”,股内筋络归属足太阴、足厥阴,为何足阳明经穴治了他经病?
我们先看一看这个穴位的解剖结构,穴在股直肌近端,内侧的缝匠肌与外侧的阔筋膜张肌交叉凹陷中,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上缘连线上。直立体位平会阴。
缝匠肌起自髂前上棘,经大腿前面,转向内下侧,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起自髂前下棘,与股内、外侧肌,股中间肌包绕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端。
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的前外侧,起自髂前上棘,止于胫骨外侧髁。
从现代解剖学角度来看,股直肌走行与足阳明经相符,缝匠肌与足太阴、阔筋膜张肌与足少阳分别对应,这不就是“关”嘛。
所以,如果要用髀关穴解决“股内筋络急”的问题,针尖必需朝向斜内下,触碰缝匠肌。
临床缝匠肌紧绷、高张力,会影响到股动脉,累及下肢循环,出现膝寒、痿厥、股内筋络急的症状。
那么,腰痛、小腹引喉痹又是什么回事呢?
这就需要从髀关穴力学分解的角度来分析了。
足阳明经是人体的前力线,从胸廓到盆腔的唯一一条纵行的肌肉,腹直肌,人体直立的力线,到腹股沟力进行分解,向股直肌的方向分解,再往下到胫骨前嵴。
当腹部出现症状时,在小腿胫骨前嵴肌肉隆起的高点(足三里、丰隆、上巨虚、下巨虚等)出现阳性点。
人体前力线受力到盆腔正面往下肢肌群传递的过程中进行分解,即A、B、C三个方向。力的来源除了腹前也有腹后腰背方向的力,如腹内外斜肌、腰方肌方向力的分解。
所以,当我们想要用它来解决腰痛问题,必须用天部直刺法,针尖止于股直肌肌筋膜上,行点刺震颤法,使针感传向C方向。
那么,A方向、B方向又各自解决什么问题?此穴人部、地部刺法又解决什么问题?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