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分享】一位83岁老太太自称的“怪病”
导读:仲景《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有“痰饮”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液停积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
患者主诉:
全天无分时候,只能坐,不能躺。躺则喉中梗,胸闷,心慌,偶有频死感。
医师诊断:悬饮,手、足太阴经症。
处置:中府,水分,漏谷。
当即症状消除。随访3天无复发。
德劭师兄这个病案,诊断准确,用穴精准。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理解,不到位的请指正。饮病之名,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指出除了湿气偏胜的年份与季节因素外,作为病理产物的饮的形成与太阴脾土有关;饮属于六淫中湿邪的范围;饮有积蓄于体内的特点;饮所致疾病主要在消化系统。
。“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素问▪气交变大论》)
。“太阴所胜,……饮发于中”(《素问·至真要大论》)
。“土郁之发,……饮发注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太阴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积,中满不食”(《素问·五常政大论》)
。“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仲景《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有“痰饮”专篇论述。其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液停积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又以长期留而不去的为留饮,伏而时发的为伏饮。首倡悬饮病名,对脉证治疗阐述甚详成为后世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胸胁胀痛,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气短息促等为悬饮的证候特征。承担安先生在《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中,认为病因是“中宫阳气式微,三焦失疏,水停胁下,留积为饮”。治疗上承淡安先生用灸法,灸大椎、陶道、至阳、灵台。肝俞先针(针入3分,留捻2分钟)后灸。方剂用十枣汤。
这个病案,坐不能卧,卧则喉梗、胸闷,水饮停于中焦。病位定在手、足太阴经,直指中焦。
手太阴经用一穴中府,足太阴经用一穴漏谷。中府,肺之募穴,手足太阴之会,针刺中府穴可以通过对肩胛骨的调整影响前锯肌和膈肌,从而调整胸廓结构,改善心肺功能。《针灸甲乙经》上说:“肺系急,胸中痛,恶寒,胸满…善呕胆,胸中热,喘逆气,气相追逐,多浊唾不得息,……面腹肿,膈中食噎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胀,皮肤骨痛,寒热,烦满,中府主之”。而漏谷,是足太阴络穴,天部刺可以健脾、调腹压,人部刺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回血血量,改善腹满腹胀。《针灸甲乙经》:“腹中热若寒,肠善鸣,强欠,时内痛,心悲气逆,腹满,漏谷主之”。
而水分,又名分水,在脐上一分。《难经》:“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水分天之地部,针尖止于脏腹膜,调节代谢;人部刺法,刺激横结肠系膜,要求患者出现打嗝、肠蠕动或者肠鸣音。这是治疗最关键一针,“患者当时就打了一个很大的嗝,吐出一大口气”。
三穴选穴精准,一举奏效,令人叹服。本病案总的病机是外感后,脾土不化,水积于胸。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