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分享:腺样体肥大打鼾可以这样治疗
导读:对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孩子有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时,要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还要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感冒等情况。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常见原因为炎症如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本病也常常有家族遗传史。
对腺样体肥大不能轻视。
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当孩子有听力不好或经常鼻塞、流鼻涕时,要想到可能不仅仅是耳朵或鼻子的病,还要检查是否有腺样体肥大。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小孩感冒等情况。尤其是小孩在2-6岁期间,应提高预防,如尽量避免小孩长期感冒,流鼻涕,鼻塞,咳嗽,搓鼻子、揉眼睛、打喷嚏等症状,如果还伴有听力不好、明显打鼾等症状,则应去医院诊断治疗。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治疗原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腺样体将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近年来,程氏针灸的中医非药物疗法由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深受家长青睐。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 独针疗法用0.3×60mm毫针下关穴向对侧外眼角方向地部针刺施以震颤手法,得气后不留针。刺激的蝶腭神经节,虽主要由感觉神经所支配,但也有部分翼管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参与,随该神经的节后纤维分布于上、中、下鼻甲以及鼻中隔和鼻咽顶等部位。
交感神经有使血管收缩的功能,因而能使鼻黏膜及海绵体内血流量变小,腺体分泌物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则有扩张血管功能,能使海绵体内过分充血,鼻黏膜膨大,腺体分泌物大量增加。因此蝶腭神经节具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就必然同时具有此两种神经纤维所起的完全相反的作用。
在健康状态下它们互相制约,随时调节,以维护两者之间的平衡,用中医理论来解释,也就是阴阳平衡的作用。阴阳可互为消长,这与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完全吻合。由于炎症等病变,蝶腭神经节的平衡关系被打乱,发生阴阳失衡,甚至长期失调。
鼻部、眼、咽喉等处炎症会导致局部血管充血,分泌物增多,即副交感神经过于兴奋,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中的寒证,也就是阴盛阳虚;有些病变也可引发这些部位局部血管缺血,分泌物过少的症状,类似于中医中的热证,此为阳盛阴虚,即交感神经处于强势,而副交感神经处于弱势。所以,针刺蝶腭神经节可以起到良性的双向调节的作用。
2 神阙灸闪灸神阙为门户之穴,其下有丰富的神经丛及神经节,对神阙穴刺激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机体功能活动。神阙闪罐可以激发元气,祛风散邪,调畅全身气机的功效。
3 程氏针灸小儿经络推拿疗法①肺脾气虚
症见鼻塞,涕色白,咯痰白黏,腺样体触之较软,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腹胀纳呆,易感冒,夜间打鼾,舌淡胖,有齿痕,脉细无力。
治则:补肺益脾,宣通鼻窍。
处方:补肺经300次,补脾经300次,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200次,黄蜂入洞50次,揉迎香200次。
方义:补肺经、补脾经补益肺脾之气而增强机体抵抗力;开天门、揉太阳、推坎宫疏风解表、理气散寒;黄蜂入洞、揉迎香宣通鼻窍。
②肺肾阴虚
症见鼻塞,涕黄白,夜间打鼾,喉咙部干燥不适,腺样体肥大久而不消,扁桃体肿大,兼见头痛,健忘,夜卧不安,夜寐鼾声持续不断,多汗,磨牙,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治法:补肺温肾,通利鼻窍。
处方: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200次,黄蜂入洞50次,揉迎香200次,补肺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揉天突200次,揉膻中50次,揉肺俞200次,揉肾俞200次,按揉三阴交200次。
方义: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理气散寒;黄蜂入洞、揉迎香宣通鼻窍;补肺经、补肾经、揉肺俞、揉肾俞、按揉三阴交益肺固卫、培元固本;揉天突、揉膻中调理气机。
③气滞血瘀
症见鼻塞明显,腺样体肿大,质硬难消,日久不愈,夜间打鼾,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甚则呈窒息状,或伴耳中闷胀,听力下降,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治则:活血化瘀、宣通鼻窍。
处方: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200次,揉百会2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掐揉合谷200次,黄蜂入洞50次,揉迎香200次。
方义:开天门、推坎宫、掐揉合谷、揉太阳、揉外劳宫疏风解表,散寒理气;揉百会宣通肺气而开鼻窍;黄蜂入洞、揉迎香宣通鼻窍。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