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不舒服只能去医院?学学这个家长必备技能
导读: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娇是指娇气,不耐寒暑;嫩,指嫩弱;形,指形体结构;气,指生理功能活动;充,指充实。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完全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态和功能未臻完善。
如何才能提高儿童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强儿童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呢?难道孩子一出什么问题只能去医院吗?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娇是指娇气,不耐寒暑;嫩,指嫩弱;形,指形体结构;气,指生理功能活动;充,指充实。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个器官的发育不完全和脆弱;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态和功能未臻完善。宋代钱仲阳说:“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主要表现在肺、脾、肾三脏。
肺者,其位最高,为五脏之华盖,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小儿肌肤薄嫩,卫外不固,易感外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必内归于肺。五脏之中,肺最先受邪,也最易受邪,因其最为稚嫩,故肺为娇脏。
脾者,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精、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比成人多,而消化与吸收功能差,因此时感脾常不足。
肾者,为真阴真阳之所在,为先天之本,是小儿生长发育之根本所在。先天之肾气需要后天之气不断化生气血滋养之,而后天之气所以能化生气血,又必须依赖先天之气的温运资助。小儿肾气不盛,脾亦不足。
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是小儿脏腑娇嫩生理特点的主要表现。针对小儿身体这种特殊的生理特点,我们可以在他(她)们的稚嫩的手指上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
补脾经
小儿的脾经,在拇指末节罗纹面。将小儿拇指屈曲,在其拇指罗纹面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为补脾经。可健脾、壮气血。若脾虚泄泻,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腹胀,腹痛,疳积,泄泻,自汗(指不是由于服药,也不是因气候影响而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的症状),盗汗(指睡眠后汗出,醒后汗止的症状),气虚无力以及脾胃虚寒诸证均宜用补法推之。
补肺经
小儿的肺经,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为补肺经,可补肺益气。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补肾经
小儿的肾经,在小指末节罗纹面。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能滋肾壮阳,强健筋骨、促进生长发育。用于治疗小便赤涩,不易排净,尿多,尿频,尿急(指憋不住尿)等。
Tips:捏脊治疳积疳积,民间俗称奶痨,是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患,与现代医学所称的营养不良症相类似。本病多发于3岁左右的小儿,起病缓慢,病程愈长,病情愈重,严重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故将其列为儿科四大证之一(小儿病四大要证:麻疹、天花、惊风、疳证)。
有了疳积怎么办?简单一句话:捏脊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称捏脊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时用力拿捏皮肤,双手交替捻动,缓缓前移。
操作:从尾骨端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每交替捻动3次,便轻轻用力上提1次,有时可听到“叭、叭”的响声,捏3—5遍,至皮肤红润微充血而止。捏第一遍以及最后一遍的时候不用做上提的动作。
要领: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不可拧转,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则不易捏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需做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