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养生秘方,不仅能健脑提神,还能预防中风
导读:春天是万物萌生、成长的季节,人体也在顺应自然的特点,阳气逐渐升发,表现为毛孔开放,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加速。此时,养生的要点就是要顺应天时,顺应生理,使肢体舒展,气血流畅。
古代
有一种“神仙洗头法”,记载于《焦氏类林》:“冬至夜子时,梳头一千二百次,以赞阳气,经岁五脏流通。”
也就是毎年的冬至那天晩上十二点,用手梳头一千多次,能够使五脏气血通畅一整年。冬至子时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也是阴阳转化的时候,头为诸阳之会,梳头千余次,能振奋全身阳气,保证来年的阳气充足。现在我们听上去确实有些神奇,但是常梳头的好处可是古今中外很多人都证实了的。
唐代药王孙思邈活了一百多岁,其中一个秘诀就是“发宜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早晩做10次,能使人“身体悦泽,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事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
其实,无论是“神仙洗头法”还是孙思邈的“发宜常梳”秘诀,从本质上说,和拿五经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长期坚持,能通络活血、滋发润发、健脑提神,这不仅是古人的养生秘方,也是现代人保健不可缺少的方法。
拿五经
人体头部分布着五条经脉,正中间—条是督脉,向两边依次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这里说的正中是以两个额角为端点的,其中点就是督脉的位置,在督脉和两额角的中点处是胆经,正中线和额角的中内三分之一交点是膀胱经的位置,拿五经的时候就是从此处开始的。
五指张开,分别置于前发际督脉、膀胱经、胆经的循行线上(中指位于头部正中的督脉线上,食指和无名指位于头部正中与额角之间内1/3处的膀胱经线上,拇指与小指位于头部正中与额角之间外1/3处的胆经线上)。
五指指尖立起,用力点按5-10秒,使点按处出现明显的酸胀感,然后指尖放松,五指垂直向上移动约半厘米的距离,再次用力点按,如此反复点按,自前发际一直点按至后头部颅底,计为一次,共治疗20-30次。
治疗时如遇某个部位的疼痛感较为明显,可用力按下后用指点做揉法一分钟,然后再继续如上操作。
拿五经在平时也能操作。例如每日清晨起床后对镜操作,可疏通头部经脉、清头明目、安神醒脑,不仅可以收到预防中风的效果,还可以使头脑清醒,从容应对一天的工作。在其他时间亦可随时拿拿五经,时间可长可短,可以迅速缓解疲劳,使头脑清醒。
/ 正确梳头防中风 /
No.1
梳头的时机
中医养生最讲究“天人相应”了,所以在梳头的时候如果注意时间和健康的关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昏梳头
这是宋代文豪苏东坡所推崇的方法。苏轼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他8岁时就拜张易简为师,主精内科、养生学、气功、吐纳引导之术。他主张“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睡前反复梳理头发,通过对神庭、百会等穴位的反复刺激,可使烦躁、抑郁逐渐消退、思维稳定,能起一定的催眠作用。晨起梳头
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说明了春天勤梳头对养生具有特别的意义。
春天是万物萌生、成长的季节,人体也在顺应自然的特点,阳气逐渐升发,表现为毛孔开放,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新陈代谢加速。此时,养生的要点就是要顺应天时,顺应生理,使肢体舒展,气血流畅。如每天梳理自己头发,尽管只是“举手之劳”,却能开郁行滞、疏理气血、通达阳气。
一天之中早晨为阳气升发之时,此时梳头可以预防中风、促进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脑溢血或脑血栓引起的瘫痪、肢体麻木、反应迟钝、记忆衰退、失语、嘴歪眼斜、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的患者,若能长期坚持通过神庭、百会、上星、风池等穴位的梳理,对以上症状都可起到缓解和治疗作用。
No.2
防治中风的梳头方式
梳头时应该从发根梳到发尾,正确的梳头方法是先从头顶顺着头发生长的方向往下梳,然后俯身向下,从后颈发根部位向下梳。梳头时,力度不能太轻,也不能过重。太轻不能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过重又会是头皮受损。力度要适中,由轻到重,由慢到快,使头皮产生微热为好。
如果是干性头发,梳的时候可以稍微用些力。头发是油性的,梳的时候用力越少越好,因为如果用力太多,会刺激皮脂增加分泌。
有研究表明,发丝不宜受到过分的摩擦,梳头次数太多,会过分刺激头皮,甚至会损害头皮,因此梳头次数每次不要超过50次。
很多人认为头发湿了才好梳,其实水分会令头发的蛋白质结构松散,发质会比平时更脆弱,此时若大力梳理会给发丝和毛囊造成伤害。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