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脉理论认识“肝胆相照”
导读:胆,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与肝互为表里,具有贮藏排泄胆汁的功能。胆汁来源于肝,贮藏于胆,胆气疏泄,注入肠中,以促进消化。
胆,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与肝互为表里,具有贮藏排泄胆汁的功能。胆汁来源于肝,贮藏于胆,胆气疏泄,注入肠中,以促进消化。若胆贮藏排泄胆汁失常,则可表现为胁下胀满疼痛,厌食,腹胀,腹泻,或恶心呕吐,黄疸等。
但是中医学中的胆与现代医学中的胆囊是有一定区别的,其往往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含义。它强调胆还主决断,人判断事物,做出决定的能力往往与人的胆量、勇怯有关,胆气虚怯的人,遇事胆怯易惊,善恐,还容易导致失眠多梦等神智的异常。
肝与胆互为表里
《难经·四十二难》中记载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二铢,盛精汁三盒”。
《东医宝鉴》记载
“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在生理结构上胆附于肝,胆汁来源于肝。在临床中,肝胆辨证不能截然分开,常同时出现,如肝火盛或胆火旺的病人,都可出现胸胁痛,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等症。肝胆湿热导致黄疸,既有发黄、口苦等胆汁外泄的症状,又有胁痛,抑郁不乐肝气郁结的表现。由此可见,肝与胆在形态结构上是依附的关系;在胆汁上是生与存的关系;在病理表现上,是相辅相成、协同发挥作用的关系。
“肝胆相照”则是对二者关系的生动描述。那二者有怎样的区别呢?我们从表里经脉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在《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少阳经循行“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出髀厌中”。
气街为腹股沟动脉搏动处,即气冲穴。“街”我们可以理解为共行的路径,所以必然有几条经脉会共同穿行于此,于是我们看到此处有胃经、胆经,脾经穿行。之后经脉绕行阴毛,横出髀厌,即股骨大转子。所以从这条经脉路线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其联络的组织器官、脏腑功能包括:横膈,络属肝胆后沿着胁肋的深部走行,出于腹股沟动脉搏动处,然后于阴毛处绕行,再走出到股骨大转子外侧。这种先行于里侧毛际后又绕行于股骨大转子之外,究竟是为何呢?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肝经的循行与病候去解释。
《灵枢·经脉》中记载足厥阴经循行为“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但其实足厥阴经在早前或十一脉阶段,就是一条止于阴器的经脉。后来经脉学说不断发展,为了构建一个系统规范的经络体系,便对足厥阴经的循行进行了补充,让它向上与肝胆相联系。但是在病候描述中,胆经治疗“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多为消化、胆汁的功能。 肝经治疗“丈夫㿉疝,妇人少腹肿”,即生殖系统疾病。那么肝的功能为谁所进行调控呢?在经别中,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别并行,所以胆经便作为“大哥”,助了肝经一臂之力,让其与肝胆发生了联络。这也就能解释,足厥阴经一侧共14个穴位,12个穴位分布在阴部以下,主要治疗前阴病。而章门和期门在以前又分别归入到足少阳经和足太阴经。
所以肝与胆两条经脉协同合作,共同调控肝胆的功能。在躯体上部,足少阳经管理胁肋的功能,足厥阴经调节生殖器官问题。在下肢部,足少阳经行于下肢外侧,足厥阴经行于下肢内侧,恰为人体下肢内外两条力线,二者互为表里,互为支撑。因此,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确为“肝胆相照”的两兄弟。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