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俞穴
导读:心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等作用;心俞穴的位置: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详见本文图解心俞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心俞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心俞的位置】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正坐或俯卧位。两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处即第7胸椎棘突,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从其棘突下缘旁开2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五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
《中国针灸学》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旁开一寸五分。
【穴位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下缘——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穴名解说】
【心俞穴】 Xīn shù(BL15),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心之背俞穴。
【穴位含义】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1)“心俞穴”,“心”,心室也。“俞”,输也。心俞穴名意指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背俞”。“背”,指穴所在部位为背部。“俞”,输也。背俞名意指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背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温态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湿热水气一方面散发热量循膀胱经向上传输,另一方面水湿散热冷降后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发心室之热。
【心俞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偏风半身不遂,心气乱恍惚,心中风,偃卧不得倾侧,汗出唇赤,狂走发痫,语悲泣,心胸闷乱,咳吐血,黄疸,鼻衄,目瞤目昏,呕吐不下食,健忘,小儿心气不足,数岁不语。
(1)缓解治疗心痛、心悸、失眠、健忘、心烦、癫痫、癫狂、等
(2)缓解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等
【作用功效】心俞穴,宽胸理气、通络安神
【穴位配伍】心俞穴配巨阙穴、内关穴缓解治疗心痛、惊悸;心俞穴配内关穴、神门穴 ,缓解治疗失眠、健忘。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不可灸。《明堂》灸三壮。《资生》云: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岂可妄针。《千金》言:中风心急,灸心俞百壮,当权其缓急可也。
【疗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按摩手法】以一手掌置于心俞穴(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向两侧旁开1.5寸)进行揉法,以顺时针为主,反复3-5分钟后,再揉另一侧,力度要轻柔。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心俞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治疗心痛、心悸等。
【刺灸疗法】 斜刺0.5~0.8寸。
【拔罐疗法】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肩背痛、失眠、健忘等。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心俞穴,力度稍重,隔天一次,治疗心痛、心悸等。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心痛、咳嗽。
心俞穴在第五大椎各两边一寸半的位置,心俞穴的位置取法和操作方法,请点击《治疗心绞痛的穴位》视频的后半段。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图片和文字均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