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常用的艾灸方法[真人示范图]
导读:常用的艾灸方法有:艾炷灸、艾条灸、天灸,其中还包括隔姜、隔蒜、用白芥子灸法及艾灸的作用。详见本文图解如何艾灸更准确有效...
一、艾炷灸又可分为两种:直接灸、间接灸。
1、直接灸 (准备工具:凡士林、艾炷、打火机)
直接艾灸的方法:在穴位上涂抹适量凡士林后,将艾炷直接放于穴位上,点燃灸治,直至艾炷燃至1/3处即可易炷再灸,一炷为一壮,常规灸治5~7壮。
艾灸的作用:长期坚持可改善体质,缓解身体不适,提高抵抗力
2、间接灸 (间接灸的方法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
①隔姜灸 (准备工具:艾炷、打火机、约0.3厘米的生姜片、牙签一根)
艾灸的方法:用牙签在姜片上穿刺数孔后,置于穴位上,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灸治,直至艾炷燃至1/3处即可易炷再灸,一炷为一壮,每灸4~5壮更换姜片,常规灸治5~7壮。
艾灸的作用:用于缓解虚寒症状、治疗腹痛、泄泻、痛经、关节疼痛等均有疗效。
②隔蒜灸 (准备工具:艾灸、打火机、约0.3厘米的蒜片、牙签一根)
艾灸的方法:用牙签在蒜片上穿刺数孔后,置于穴位上,将艾炷放于蒜片上点燃灸治,直至艾炷燃至1/3处即可易炷再灸,一炷为一壮,每灸4~5壮更换蒜片,常规灸治5~7壮。
艾灸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痈疽、疮疖、蛇咬、蝎蛰等外伤疾患
③隔盐灸 (准备工具:艾灸、打火机、盐、姜片)
艾灸的方法:用食盐填平肚脐孔后,再放上艾炷点燃灸治(或放上姜片后再放艾炷点燃灸治),艾炷燃至1/3处即可易炷再灸,一炷为一壮,常规灸治5~7壮。
适用部位:用于脐窝部
艾灸的的作用: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症状,具有回阳救逆的的功效。
二、艾条灸分为三种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1、温和灸
艾灸的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在距皮肤3厘米左右的高度进行固定熏灸,使熏灸部位温热而不灼痛,常规灸治10~20分钟。
艾灸的作用: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散结的作用。适用部位:对于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2、雀啄灸
艾灸的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在施灸部位皮肤的上方3厘米处,如鸟雀啄食一样做一上一下的活动熏灸,不固定于一定的高度,常规灸治5~10分钟。
适用部位:多用于昏厥急救及小儿疾病
3、回旋灸
艾灸的方法:手持燃着的艾条,在施灸部位的上方约3厘米的高度,根据病变部位的形状做速度适宜的反复回旋熏灸,使局部3厘米范围内的皮肤温热而不灼痛,常规灸治10~20分钟
适用部位:适用于呈线状或片状分布的风湿痹痛、神经麻痹等范围稍大的病症。
三、天灸分为白芥子灸、蒜灸两种
1、白芥子灸 (准备工具:白芥子末5~10克、水适量、纱布、胶布)
艾灸的方法:将白芥子末置于盛器中,用水调成糊状后,置于纱布中央,用胶布固定直接贴在穴位上,敷灸2~4小时,以局部充血或潮红或皮肤起疱为度。
艾灸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痹痛、肺结核、口眼歪斜、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2、蒜灸 (准备工具:蒜末5~10克、纱布、胶布)
艾灸的方法:将蒜末敷于穴位上后,用纱布直接覆盖,用胶布固定直接贴于穴位上,常规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潮红或起疱为度。
艾灸的作用:用于治疗咯血、吐血、扁桃体炎、喉痹等疾病。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