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穴
导读:阴谷穴归属足少阴肾经,有缓解治疗小便不利、阳痿、遗精、崩漏、带下、尿路感染等作用,阴谷穴的位置: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详见本文图解阴谷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和功效。
【阴谷的准确位置图片】
【图解阴谷的位置】
【阴谷穴】位于人体腿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即:位于大腿内侧,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
【取穴方法】正坐屈膝,当腘窝内侧,和委中相平,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处取穴。布有股内侧皮神经,膝上内侧动、静脉。
【快速取穴】俯卧位,微屈膝,从膝内高骨向后缘推,在腘横纹内例端可触及两条筋(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腱),两筋之间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图②)。
《快速取穴彩色图解》站立或正坐屈膝位。从膝内高骨向后缘推,在腘窝横纹内侧端可触及两条筋(触摸有明显条索状,用力弹拨有滑动感),两筋之间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针灸大成》膝下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应手,屈膝乃得之。足少阴肾脉所入为合水。
《中国针灸学》屈膝,腘窝内侧,与委中平,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腓肠肌内侧头。皮肤由股内侧和股后皮神经分布。皮薄,皮下组织疏松。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入腘筋膜的内部,在半膜肌和半 腱肌的肌腱外侧深进起于股骨内侧髁后面的腓肌内侧头,直达骨面。半膜肌、半腱肌由坐骨神经的肌支支配;腓肠肌内侧头是组成小腿三头肌的一部分,由胫神经的 肌支支配。
【穴名解说】
【阴谷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合(水)穴。
【穴义】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
(1)阴谷。阴,阴性水湿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也。阴谷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阴谷。
(2)肾经合穴。合,汇合也。本穴为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故为肾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性寒冷,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高浓度冷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肾经上行。
【功能作用】除降浊气。
【阴谷的作用与功效】
《针灸大成》主膝痛如锥,不得屈伸。舌纵涎下,烦逆,溺难,小便急引阴痛,阴痿,股内廉痛,妇人漏下不止,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男子如蛊,女子如娠。
【主治病症】小便不利、阳痿、遗精、崩漏、带下、阴痒,疝气、阴囊湿痒、膝痛、尿路感染、尿潴留等。
【作用功效】阴谷穴,益肾调经、理气止痛。
【穴位配伍】阴谷穴配肾俞穴、关元穴,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主要治阳痿、小便难;配曲池、血海、曲骨,有祛风除湿,理下焦的作用,主治阴痛,阴痒。阴谷穴配大赫穴、曲骨穴、命门穴治寒疝、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阴谷穴配照海穴、中极穴治癃闭。
【文献摘要】
《甲乙经》:狂癫,脊内廉痛,溺难,阴痿不用,少腹急引阴及脚内廉。
《大成》:主膝痛如锥,不得屈伸。
《循经》:阴囊湿痒,带漏不止。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铜人》针四分,留七呼,灸三壮。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或泻之,热则水针或补之。
【针刺方法】阴谷穴,直刺1-1.5寸。
【艾灸方法】阴谷穴,艾条灸5-10分钟,阴谷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按摩阴谷穴时一面缓缓吐气,左右同时用力按压阴谷穴6秒钟,至发痛的程度为止。每天耐心按压阴谷穴30次。如此,多汗应可治愈。详见多汗症的穴位治疗方法》》
【养生保健】阴谷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可以利尿通膀胱,可以治疗不育,男子的阳痿早泄,阴囊湿疹;女士的阴道瘙痒,指压该穴,对于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
(1)颈椎病 以双手中指点按阴谷穴,有痠麻胀痛感后,令患者缓慢且大幅度活动颈部,关提拿病变部位,有较好疗效。
(2)据报道,针刺阴谷穴,可引起膀胱的收缩。另有针刺阴谷的利尿作用与照海相似,对健康人平均排尿量有所增加。
(3)对肠道的作用,据报道针刺阴谷、公孙、足三里,主要抑制肠液分泌。
【穴位相关阅读】
【免责忠告】此文章图片和文字均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