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难以启齿的“痛”
导读:前列腺炎是泌尿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尿后滴白等排尿异常症状,伴有腰骶区、会阴、睾丸及大腿内侧区域的不适或疼痛,甚至还会导致性功能障碍。
前列腺炎是泌尿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尿后滴白等排尿异常症状,伴有腰骶区、会阴、睾丸及大腿内侧区域的不适或疼痛,甚至还会导致性功能障碍。
现代研究表明,前列腺炎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性激素水平失调、神经内分泌失调、氧化应激以及神经机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以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归属为“淋症”、“精浊”、“白浊”等病症范畴。
如《内科心典》中记载:“精浊者,白粘如精状,从茎中流出,不痛不涩,沾下衣有迹者是也”。《证治要诀》曰:“如白浊甚,下淀如泥,或稠粘如胶,频逆而涩痛异常,此非是热淋,此是精浊窒塞窍道而结”;“精浊者,因败精流于尿窍,滞而难出,故茎中如刀割火灼而尿自清,惟窍端时有秽物,如脓疮且秽,淋漓不断,与便溺决不相混。”CP/CPPS的发生多因感受外邪,流注下焦或情志失调,肝失疏泄,导致气机不畅,精道瘀阻所致。或由于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湿热内生。又或因禀赋不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致使肾气亏虚,精关不固。
目前CP/CPPS的基本病机大致可归结为三型,即脾肾亏虚型、湿热下注型和气滞血瘀型。
脾肾虚型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脘腹胀闷、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尿末滴白,性功能障碍,舌红少苔、脉细弱;湿热下注型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舌红苔腻,脉滑数;气滞血瘀型表现为小便滴沥涩痛、会阴刺痛或痛引睾丸或阴茎,下腹部酸痛、压迫、沉重感,舌紫或有瘀斑,脉弦涩。 目前关于CP/CPPS的治疗,西医多选择抗炎镇痛药、α-受体阻滞剂、激素、抗生素等进行对症治疗。
研究表明,炎症或组织受损可导致疼痛的发生,一些致痛物质(如组胺、缓激肽以及前列腺素等)均可作用于神经末梢痛觉感受器,而疼痛又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内源性致痛物、扩张血管,从而使患者痛感进一步增强。抗炎镇痛药可降低中枢神经的敏感性和痛感信号的传输,降低自身免疫,从而改善骨盆区域的疼痛症状;排尿异常多选择α-受体阻滞剂,它可选择性作用于前列腺、膀胱颈、尿道等部位,增加尿流率,消除尿道痉挛,降低尿道的闭合压,防止尿液反流;性功能障碍可选用激素治疗,如睾酮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性腺分泌,加速前列腺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消退。但西药只是缓解症状,治疗后病情极易反复并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反应,因此目前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中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按摩等。
针灸治疗前列腺炎多选择关元、中极、三阴交、八髎等穴。
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属任脉腧穴。关元不仅有强壮作用,还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功效。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等病症。现代临床中常用于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尿潴留、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遗尿、低血压、神经衰弱、肠炎等。
三阴交,指的是人体下肢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相交会的穴位。它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骨头后边。具有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等功效。可主治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以及心悸,失眠,高血压,下肢痿痹等诸多症状。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