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耳聋,针灸帮你找回那些动听的声音
导读:耳鸣、耳聋继发于感冒,出现猝发耳鸣、耳聋、耳闷胀,伴头痛恶风,发热口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外感风邪而致;耳鸣、耳聋还可突发于郁怒之后,兼有耳胀、耳痛,伴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胆火旺。
耳鸣以耳内鸣响,如蝉如潮,妨碍听觉为主症;
耳聋以听力不同程度减退或失听为主症,轻者称“重听”。临床上耳鸣、耳聋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先后发生或同时并见。其发生常与外感风邪、肝胆火旺、肾精亏虚等因素有关。
耳鸣、耳聋继发于感冒,出现猝发耳鸣、耳聋、耳闷胀,伴头痛恶风,发热口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为外感风邪而致;耳鸣、耳聋还可突发于郁怒之后,兼有耳胀、耳痛,伴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胆火旺。
久病耳聋或耳鸣时作时止,声细调低,按之鸣声减弱,累后加剧,伴头晕、腰酸、遗精,舌红,苔少,脉细,为肾精亏虚。本病病位在耳,与肝、胆、肾关系密切。实证多因外感风邪或肝胆郁火循经上扰清窍;虚证多因肾精亏虚,耳窍失养。基本病机是邪扰耳窍或耳窍失养。
中医治疗耳鸣、耳聋多从肝论治,肝主疏泄,可调节一身之气机运行,气机不畅,可致瘀血或血行不畅而致耳窍不得濡养,产生耳鸣、耳聋;气滞则郁而化火,肝火随经络上袭清窍,而致耳鸣、耳聋;气机不畅还可致气机上逆,气血逆乱扰于耳窍则耳鸣、耳聋。
从心论治,心主神明,耳司听觉,受心支配;心主血脉,血可上奉清窍则耳聪敏。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耳窍得气血濡养方可维持正常功能。脾虚也是耳鸣耳聋的主要病因,脾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上承耳窍,而致耳鸣耳聋。肾藏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
《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所以肾精亏虚,耳不能得到濡养,也可导致耳鸣、耳聋的发生。
_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分虚实:实证以疏风泻火、通络开窍为治法。穴位选择听会、翳风、侠溪等穴。
手足少阳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并入耳中,听会属足少阳经,翳风属手少阳经,两穴均在耳前,可疏导少阳经气,主治耳疾。循经远取侠溪,中渚,通达上下,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
虚证以补肾养窍为治疗原则,以局部穴位及足少阴经穴为主。主要选择听宫、翳风、太溪、肾俞等穴。 听宫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气通耳内,具有聪耳启闭之功,是治疗耳疾的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翳风穴,可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太溪、肾俞能补肾填精,上荣耳窍。诸穴合用,可治肾精亏虚之耳鸣、耳聋。
耳鸣、耳聋可见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中,包括耳科疾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贫血等。所以应鉴别诊断,对症治疗。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