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夫妻”脾与胃
导读: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本。其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受纳水谷指胃接受容纳饮食物,以利于消化。当胃不受纳时即表现为纳呆、厌食、脘胀。
胃为太仓,水谷气血之海,五脏之本。其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受纳水谷指胃接受容纳饮食物,以利于消化。当胃不受纳时即表现为纳呆、厌食、脘胀。腐熟水谷是指胃具有初步消化饮食物的生理作用,当胃的腐熟功能障碍时,则可表现为胃脘胀痛,嗳腐食臭。而当腐熟功能亢进时则表现为多食善饥。
❖ ❖ ❖
胃的生理特性有二
①胃主通降,指胃保持通畅下降运动状态,则受纳、腐熟功能正常。若胃失通降,则食滞胃脘,胃脘胀痛;胃气上逆,则呕吐、呃逆、嗳气;影响肠腑,传导失常,则可出现便秘或腹泻等。②喜润恶燥,指胃中津液充足则有利于胃的受纳腐熟。胃阴受损,则胃脘嘈杂、隐痛或灼痛、纳少、口干。在现代医学中,通过胃镜去观察胃黏膜的状态,程度由浅到深依次可分为正常、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以及伴有肠化生。而我们发现到了萎缩性胃炎的阶段,肠黏膜是极度受损的。患者的舌苔多表现为剥落苔、中间有细纹,嘴唇周围见向内收缩的纹理,这些都是胃阴受损的典型表现。
脾与胃,他们除了为表里脏腑,我们还称其为阴阳之官、夫妻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脾主升。可见,脾与胃之间的搭配是十分契合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既然脾和胃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那么其病变也常相互影响。
湿困脾土,运化失职,清气不生,影响胃的受纳和降,而见纳呆、呕恶、腹胀等症。饮食失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影响脾升清运化,而见腹胀、泄泻等症。那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脾与胃之间“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主降,脾主升”的功能关系以及病理的相互影响呢?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表里经脉,结合经脉的循行去解读。《灵枢·经脉》
《灵枢·经脉》篇中记载脾足太阴之脉的循行为“入腹,属脾,络胃”;胃足阳明之脉“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从二经的描述来看,脾足太阴之脉进入腹部后便直接属脾络胃,可见其位置比较表浅。而胃足阳明之脉,从胃下口出去后,还要走到腹的更深部。所以二者一表一里,一浅一深,具有非常清晰明确的解剖关系。
在腹部,足阳明是腹直肌高点,足太阴行于腹直肌外侧缘。所以,如何胃出现了积滞、阻滞不畅以及痉挛、疼痛等,往往腹直肌会表现为痉挛,处于收缩和高张力的状态。而脾足太阴之脉走在腹直肌和腹横肌的交界点,脾又多虚,所以在脾经的路线上多表现为痿软不用如大肚腩,带脉松弛等。因此,在腹部,二经一实一虚,一张一驰,分别解决人体腹部的肌张力问题。
在大腿部,足阳明行于大腿正面的股直肌。足太阴行于大腿内侧,其间缝匠肌斜行固护。所以缝匠肌就如同一条安全带,系在了股直肌上面,同时也压住了股动脉。因此他可对血流进行管理,血流状态充盈、通畅,则下肢供血充足,人体下肢有力,循环加快,代谢增加。反之缝匠肌绷的比较紧,影响了血流循环,则影响下肢的血液供应。因此,胃主血的化生,脾经控制血液的运行,二者协调统一。
在小腿部,内侧为足太阴,外侧为足阳明,两经脉伴行在胫骨两侧。从解剖来看,内侧为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的缝隙,外侧为胫骨前肌。一侧管理血液回流,一侧管理胃肠蠕动。从循环系统来理解,足阳明经多与动脉相联系,如股动脉、髂外动脉、足背动脉等;足太阴经多与静脉联系,如大隐静脉。动脉推动血流向下,静脉促进血液回流。因此,如果动脉受压,足阳明则处于高张力的状态,这时就需要给足阳明经减压。而如果足太阴过于松弛,那么就会导致血流回流障碍,这时就需要给足太阴经加压。两经在控制下肢血液循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