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失眠问题,我有“绝招”
导读: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对日间社会功能的影响表现在记忆功能下降、注意功能下降、计划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白天困倦,工作能力下降,在停止工作时容易出现日间嗜睡现象。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对日间社会功能的影响表现在记忆功能下降、注意功能下降、计划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白天困倦,工作能力下降,在停止工作时容易出现日间嗜睡现象。
根据病因划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根据病程划分为①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②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③慢性失眠,病程≧6个月。治疗原则为短期使用低剂量镇静安眠药或其他助眠药物(如抗抑郁剂)和物理治疗(如肌肉放松法、重复经颅刺激法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有12.1%的人患有失眠相关症状,长期的睡眠障碍不仅会造成生理上的损害 (糖尿病、肥胖等) ,还会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在失眠导致的诸多躯体和精神症状中,胃肠道功能异常最常见,高达36.17%。
睡眠异常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71.1%、45.3%、61.9%、26.6%。这些研究有力证实了胃肠道与失眠之间的密切关系,于是专家们提出了“脑肠轴”这一概念,将胃肠道功能与失眠的相关性研究推至一个新的高度,为针灸调理胃肠道功能治疗失眠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
通过调理胃肠道功能治疗失眠的中医理论依据 《素问·逆调论》曰“胃不和则卧不安”,“人有逆气不得卧……是阳明之逆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此处的胃,不单单指胃这个脏腑,还包含了大肠和小肠。正如《灵枢·本输》中记载“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
从经脉循行上看,胃经经脉“起于鼻,交頞中……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经别“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大肠经经脉“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其经别“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伤齿……入耳,合于宗脉”;小肠经经脉“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可见胃、大肠、小肠的经脉循行与脑联系密切,而脑为元神之府,总司五脏之神志,主宰人身之寤寐。这就为通过胃肠道调理失眠提供了理论依据。 或者我们用更直接的方式认识失眠,可以从自主神经理解,肠道功能活跃受到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交感神经:现代人因紧张过敏而使交感神经常处于优位,造成血液流通不佳、便秘或怕冷、慢性酸痛等症状,同时也会使免疫能力下降;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处于优位,就能与交感神经取得平衡,血液流通和消化也会好转,相对的免疫能力也能提升。
所以通过调节胃肠道治疗失眠,其治疗思路可总结为: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神经。可以选择脐壁地部针刺法。
针刺方法:从神阙、天枢、水分、气海进针,针尖朝向肚脐下方,过腹膜,止于大网膜上方,使肠蠕动加快,代谢增加,从而兴奋副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神经活动。
注意:有句话说“夏日人神在肚脐”,就是说夏季不宜灸神阙,因为艾灸热刺激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我们之前在《那些曾经错过的穴位》课程中也讲过,神阙天部刺脐壁的刺法同艾灸热刺激兴奋交感神经的机制是相同的,所以在这里要选择地部刺法,刺激到大网膜来增加胃肠蠕动。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