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分享:“为脾找个家”
导读:《素问》云:“脾形象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难经》中有记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在程氏针灸中医学基础第一季的前两节课中,程老师讲了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心、肺之间的联系,其中包括解剖位置的直接对应关系,对于从小接受现代学科教育的我们来说,相对容易理解。
本节课讲解五脏之脾,与现代医学淋巴器官的脾脏之间并没有直接对应的生理功能。那么,对于大家常说的脾气虚、脾不健运、脾虚痰湿,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构建中医的脾吗?还是要如何落实到身体的具体部位?程老师说,这节课我们“为脾找个家”。 课程从脾的生理功能开始,讲解了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升清等特点,类似中医院校的常规讲法。然后,程老师开启了“第三类医生”的“第三类语言模式”。寻找中医的脾,要从古人的解剖记录中去发现痕迹。
《素问》云:“脾形象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难经》中有记载:“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这里的脾位于胃旁、形态如“散膏”,联系到现代解剖学,古人说的脾在脏更贴合“胰腺”的形态。而胰腺的功能是外分泌胰液、内分泌胰岛素等激素,参加消化吸收与调节代谢合成。这完全切合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那么胰腺就是脾的第一个家。
同时,翻开《灵枢》从经络循行的角度来观察脾足太阴之脉,可以看到足太阴之脉循行“入腹”。足阳明之脉与足太阴之脉,都走行于胸腹,脾的第二个家落户在这里。程老师从腹部解剖结构开始分析,带着同学们进入现代人体力学与生理学的领域,分层次立体认识这里的脾。大家可以猜一猜,前正中线旁开2寸与旁开4寸的区别在哪里?这与脾的哪些生理功能相关?足太阴与足阳明在治疗胃肠疾患时,选穴的生理、病理理论基础是什么?足太阴之脉走行在下肢路线中,大腿部位与小腿部位发挥着不同作用,这里是脾的第三个家。学习脾在这里的生理功能,依旧是朴素地从解剖结构、生理特点开始。就像一位前辈所讲,“所谓的秘法、妙招,皆是以解剖为基础”。剧透一下哦,学友们可以分析下肢的肌肉、血管、神经,以及这些解剖结构在腹部的延申,脾在下肢的生理功能就在其中呢!
看上去并不相关的以上三方面,竟然可以相互协同运作、共同构建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升清的生理功能。而我们本以为无家可归的脾,原来是个隐居的地主,坐拥三处豪宅! 当理解了脾的本来面目,再去看病理状态的脾时,治疗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什么样的病证在双侧针灸,什么样的病证单侧配穴,哪些病证调气,哪些病证调血,等等。如同程氏针灸传承班第一季课程中,程老师讲的“理”、“法”、“方”、“穴”、“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中医学基础是中医的入门课、讲的是基础知识。在程氏针灸”第三类语言“的解读下,融入多学科交叉的临床应用重点,由临床到理论、再回归临床。
筑基课不仅构建地基,还有”扩容“与”深挖“!微信学习群中有很多中医小白,在学习基础时就接触到了中医的“三种语言模式”,应该说课业压力蛮大的。然而,对于学习群里的中医医生或学生,第三种语言模式也是需要仔细消化的惊喜收获。同学们出现不懂的问题时,C班长和S助教循循然善诱人地引导思考式回答问题,寓教于乐又温暖。超喜欢我们的微信群、我们的学习之家!
【免责忠告】此文章为经穴密码网整理或来自网络书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微信号:xulei3699;发布的人体穴位图和信息仅供参考,若针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当地医院医师。